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122篇
  122篇
综合类   1424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730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棉花杂交种SSR核心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到一套针对棉花杂交种真实性和纯度进行鉴定的核心引物,本实验以79个棉花杂交种为材料,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已公布的2300对SSR引物通过PCR扩增,经初筛和复选,最终获得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且分辨能力强的56对核心引物。利用这56对SSR引物对生产上推广的37个棉花杂交种进行多态性验证,共检测到95个多态性位点,变幅为1~3个;161个基因型,变幅为2~3个。随机抽出10对引物,通过组合方式可以将37个品种完全区分开。对37个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结果进行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为0.54时, 20个长江流域杂交种中有19个被划分到第一类,17个黄河流域品种中有11个被划分到第二类,较好地反映出不同棉区因育种目标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表明该套引物有很好的代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棉种之一。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是优质棉的重要产源。为了研究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为海岛棉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从海岛棉遗传标准系中分离基因组来源的微卫星标记用于海岛棉遗传评价。采用两种方法分离微卫星标记,一是用ISSR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引物扩增Pima3-79,克隆测序后从中开发微卫星标记;二是利用简并引物扩增Pima3-79,克隆测序后从中开发微卫星标记。共挑选1 447个克隆,筛选出239个独立克隆。测序后得到214个单一序列,其中包含微卫星并可用于引物设计的序列70个,获得86对引物。86对引物用于扩增56个海岛棉材料和4个陆地棉材料,16对引物没有扩增,43对引物在所有材料中没有多态性;27对引物在海岛棉和陆地棉之间有多态性,19对引物在海岛棉中表现多态性。利用Jaccard相似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明显区分陆地棉和海岛棉,并且将海岛棉分为4类。14对引物在BC1群体中表现多态性,产生14个位点。9个位点整合到BC1连锁图的7个染色体上,4个位于A亚基因组,5个位于D亚基因组。海岛棉微卫星标记扩展了棉花微卫星标记,有助于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棉花遗传图谱的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8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的一个主要核心内容。和田河两岸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和田河两岸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年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分析和田河两岸地区1994年和2008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为今后该研究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的水稻秧盘育秧图像无线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稻机械化秧盘精密播种育秧过程中需要人工实时监测,以保证秧盘播种性能,为解决传统人工长时间户外、低效的监测方式,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的水稻秧盘育秧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系统由嵌入式开发平台、无线Wi Fi网关、高清网络摄像头、红外传感模块、远程服务器等组成。嵌入式开发平台采用Tiny4412开发板,并在其上移植Linux系统、摄像头驱动、GPIO口驱动;采用Qt开发工具,完成图像采集、实时显示,并设计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利用Jpeglib静态库对图像进行数据压缩;利用无线Wi Fi局域网、嵌入式系统和远程服务器按照规定的协议通过Socket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远程服务器基于Netty框架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校验、实时显示和保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图像的无线传输速率均满足育秧流水线实时作业要求,JPEG格式的图像经过数据压缩,其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嵌入式采集终端能够稳定采集播种秧盘图像,并成功地上传到服务器,网络平均丢包率为0.23%,误码率为0.23%。  相似文献   
85.
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与精准施肥所需的配套注肥装置的开发,研究采用输液泵将肥料原液和酸碱调节液强行注入灌溉管网,并与灌溉水按比例混合获得一定浓度和酸碱度(EC & pH)的灌溉液。灌溉液浓度和酸碱度通过EC传感器和pH传感器检测并反馈PLC控制系统,通过变频调速进行EC值与pH值动态调节,实现节水灌溉系统的精准施肥灌溉。采用自控变频调速技术的灌溉水注肥装置经过实际运行,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灌溉液的正常输送和EC值与pH的动态调节。特别是射流自吸泵变频调速技术的实现,不仅有效实现了灌溉液浓度(EC值)的动态调节,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完全可用于节水灌溉注肥装置的开发。  相似文献   
86.
盐胁迫对阿月浑子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用NaCl和Na2SO4处理两个阿月浑子品种,处理浓度均为50,150,250,500mmol·L-1,盐胁迫5,10,20d后取叶样,并测定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变化。NaCl,Na2SO4胁迫下,长果和Kerman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高,借此来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平衡,其中Kerman植株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大,而长果增加幅度较小;叶片内淀粉含量略有增高,使其能够维持一定的渗透平衡,其中Kerman植株中淀粉含量增加幅度大,长果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叶片内脯氨酸(Pro)含量迅速上升,来维持渗透平衡,当阿月浑子植株受到盐胁迫时,叶片中的Pro含量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87.
两用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的中晚稻两用香型籼稻新品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合理塔配前作,做好种子处理及浸种催芽工作,适时播种,稀播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合肥施肥,促前控中稳后,合理灌溉,适时晒田,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88.
干旱是制约新疆玉米生产的首要因素,[目的]本研究以利用96 个自交系为母本,4个骨干自交系为父本,依据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构建了包含384 个F1 的群体。选定开花-吐丝间隔时间(ASI)、结实率(ESP)、产量(GY)和相对产量(RGY)等指标,开展玉米杂交种(F1)群体田间耐旱性鉴定,从F1群体中选择耐旱优异的材料,用各自骨干亲本进行回交,结合田间耐旱表型,[方法]采用 FarmCPU (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鉴定到16个REC关联的位点。整合四个指标关联区域,初步获得138 个与花期干旱相关的整合区域,[结论]能够解释34-49%的性状表型变异。聚合控制玉米耐旱性优良的等位基因,创制耐旱性优异的玉米新种质、新材料,服务新疆及全国玉米耐旱育种。  相似文献   
89.
松实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0.
弧目大蚕蛾卵块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聚集度指标对弧目大蚕蛾卵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该虫卵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空间图式是聚集的,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卵块的个体群;(2)最适抽样数N与平均卵密度m及允许误差D的关系为N=(I/O)。[(6.6814/m)+0.97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