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猪血生产SOD及复合氨基酸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法生产SOD以及利用提取SOD后剩余的红细胞碎片生产复合氨基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SOD粗酶制剂活力为1000U/mg粗酶以上,比活力4000U左右/mg蛋白,每千毫升猪血可得SOD丙酮干粉200mg左右。生产的复合氨基酸中Lys、Val、Leu的含量特别丰富,表明:利用猪血同时生产SOD及复合氨基酸以充分利用猪血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是大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32.
为了评价小麦分蘖成穗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实用性,利用多穗型小麦品种川农18和新品系T120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共计371个家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单位面积(m)最大分蘖数和单位面积(m)穗数的测定,并选择6个已发表的控制小麦分蘖成穗数的基因或QTL的相关分子标记(Xgwm264、Xbarc232、Xwmc169、Xwmc215、Xgwm437和Xcfd23)对群体进行PCR扩增,分析扩增产物与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和单位面积穗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371份供试材料中,每平方米最大分蘖数的变化范围为254.00~700.67,变异系数为22.28%;每平方米穗数的变化范围为197.67~391.67,变异系数为14.12%;群体中存在明显的超亲分离现象,可作为西南麦区小麦优质育种的种质资源。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分子标记Xbarc232不适合用于分蘖成穗数的筛选,分子标记Xwmc215、Xgwm437和Xcfd23仅可用于分蘖数的筛选,分子标记Xgwm264和Xwmc169可用于分蘖成穗数的筛选。  相似文献   
33.
基于RIL群体的小麦籽粒性状与品质特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预测小麦品质的方法,利用以小麦品种川农17与绵阳11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共169个家系),分析了其籽粒性状和品质特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粒长与降落值、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粒宽与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降落值、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容重与降落值、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千粒重和容重决定了降落值总变异的77.9%,粒长和千粒重决定了沉降值总变异的35.0%,容重和千粒重决定了面团形成时间总变异的50.7%,容重和千粒重决定了面团稳定时间总变异的49.3%,粒长、粒宽和容重决定了湿面筋含量总变异的51.0%,容重决定了面筋指数总变异的45.7%。说明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粒长、粒宽、千粒重和容重可作为预测小麦品质优劣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34.
1BL/1RS易位对SDS沉降值和HMW-GS的多样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6份来源于小麦品种绵阳11纯系和不同黑麦杂交后代的1BL/1RS纯合易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的HMW-GS组成的变异和与沉降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1BL/1RS易位对小麦的沉降值的影响,取决于1RS供体的来源和染色体易位的性质,表明1BL/1RS易位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多样性.在这些易位系中,HMW-GS等位基因也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异,从而以不同方式影响小麦的品质.对HMW不同亚基和SDS-沉降值变异的分析指出,与1亚基相关的沉降值极显著地大于等位亚基N相关的沉降值,与7+9亚基相关的沉降值显著地大于等位亚基7+8相关的沉降值,7+8、7+9相关的沉降值极显著地大于20亚基相关的沉降值.本实验为利用1BL/1RS易位的小麦优质育种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经烫漂、亚硫酸氢钠加各种不同的化学试剂烫漂的蔬菜,在-40℃下速冻,在-18℃条件下冻藏一年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了产品中残余过氧化物酶活力;同时用聚丙烯酶胺凝胶电泳分离了蚕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烫漂可明显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产品残留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亚硫酸氢钠加各种不同化学试剂烫漂抑制效果都优于单纯烫漂处理,产品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明显低于单纯烫漂处理;其中亚硫酸氢钠加钙盐烫漂效果最佳,产品残余过氧化物酶活力降到最低,产品的感官质量好。速冻产品的感官质量与产品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密切相关,残余酶活愈低,产品质量愈好。经烫漂、亚硫酸氢钠加各种化学试剂烫漂冻藏一年后的蚕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新鲜蚕豆和只经冻藏的蚕豆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处理其酶谱的强弱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6.
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储藏蛋白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 PAGE和SDS 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 85份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后代及母本绵阳 11的种子储藏蛋白组成。结果为 :① 78 8%的材料在醇溶蛋白的ω区不同于亲本绵阳 11,其中 5 6 5 %的材料具有黑麦的特征带型Gli B1l,属于 1B/ 1R染色体易位 ,另外的 2 2 3%的变异材料与绵阳 11的差异在于 1~ 2条带纹的有无或表达剂量的不同 ;②供试材料中共分离出 7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 ,其中母本绵阳 11的亚基在各位点上所占比例最高 ,亚基 1(5 3% )、7+8(5 4 % )、5 +10 (87% ) ,在非母本类型中N和 7+9的比例也较高 ;在 85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 8种亚基组合 ,其中母本类型 (1,7+8,5 +10 )和非母本类型 (N ,7+9,5 +10 )占有较高的比例 ,分别为 36 5 %、31 7%。上述结果说明 ,运用单体附加外源染色体将黑麦基因引入普通小麦后可引起杂交后代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异 ,获得较多的变异材料 ,这些材料对丰富普通小麦的遗传资源以及对小麦品质的改良将会有重要作用。本文还对引起变异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高产抗病优质抗早衰"协调型"小麦新品种--川农18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课题组使用染色体工程方法选育了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系R164-1和A302-1。1993年用它们做亲本杂交。经过冬播和夏繁的交替选择,选出R25。该品种在四川省区试中表现优秀,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川农18。该新品种分蘖力很强,成穗率特高,在小麦育种上突破了四川省的“生态穗容量”,具穗大兼穗数多的优良特性。这与现在所有的小麦品种类型不同,因而被称之为“协调型”新品种。2003年获国家品种权保护。被四川省政府推荐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8.
利用染色体工程新方法创造的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的 30个株系作为供试材料 ,进行了高分子谷蛋白亚基、蛋白质组分及比例与品质性状 (SDS沉淀值和Glu - 1评分 )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Glu - 13个基因位点的亚基对品质性状变异的影响大小如下 :亚基 5 +10 >2 +12 (Glu -D1位点 ) ,亚基 7+8>7+9(Glu -B1位点 ) ,亚基1>Null(Glu -A1位点 ) ;按现有学者总结出的方法计算的Glu - 1品质总评分与SDS沉淀值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Glu - 13个基因位点对SDS沉淀值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对沉淀值变异的影响 ,Glu -D1>Glu -A1>Glu -B1。对相同的 30个株系进行麦胚乳蛋白质组分及其比例与品质性状 (SDS沉淀值和Glu - 1评分 )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 :3种主要的小麦胚乳蛋白质组分中 ,只有麦谷蛋白含量与SDS沉淀值极显著正相关 ,球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与SDS沉淀值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