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研究菌腔虫瘿中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丝体群体遗传结构,利用ITS、tef1和rpb1序列对云南、四川两省12个地理居群共45份样品进行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地理居群遗传分化、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45份样品中,共检出15个ITS单倍型、16个tef1单倍型和17个rpb1单倍...  相似文献   
42.
以8个不同采集地来源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菌丝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初筛和出菇复筛试验。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在M1琼脂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g酵母膏、1g MgSO_4、1g KH_2PO_4、20g琼脂、1000mL水)上菌丝长势均粗壮浓密,在M1液体培养基(M1琼脂培养基不加琼脂)中,除菌株Cy3和Cy6(因菌丝生长缓慢或几乎不继续生长而被淘汰)外其它6个菌株均生长良好;出菇试验中,菌株Cy4表现优良栽培性状:菌丝在培养料中长势强,子实体产量高[单菇重(101.0±5.2)g,成熟率95%],商品性状好(菌盖黑褐色、菌柄黄色粗壮和基部稍膨大)。  相似文献   
43.
将离体的小麦叶片用透明的玻璃压板压入水中,置于自然光下,人为造成低氧、低二氧化碳的逆境,7d后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比较发现:Pato和宁麦 3号的单位重量的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下降量较小;白江西和水里占下降量较大。以单位重量的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下降量为选择指标,筛选出的耐光氧化小麦材料与目测、聚类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4.
继代次数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继代次数对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种活性的影响,选取生产上优良性状发生退化的栽培菌株11023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及继代2次,5次,8次后菌种的各项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出菇性状.结果显示,随着继代次数增加,菌丝长势减弱,菌落生长速率降低,菌落颜色变浅,菌落边缘整齐度降低;淀粉酶分泌能力减弱;出菇率和单菇重均减小,抗杂能力减弱.推断菌株11023继代次数不宜超过2代.  相似文献   
45.
一、引言小麦种质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选育小麦新品种及进行有关研究的物质基础。我国小麦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据1980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收集保存的有四万余份。就江苏而言,目前保存的小麦品种达六千余份,这些资源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耕作栽培水平的  相似文献   
46.
产仔数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作为多基因控制、遗传力低的复杂经济性状,鉴别影响产仔数的基因位点,利用分子选育标记来提高猪的产仔性能倍受重视。随着重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的芯片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芯片技术研究影响猪产仔数性能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及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为后期鉴别影响产仔数变异主效基因提供参考,为生产采用分子育种进行产仔选育提升提供分子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培养基、分离材料2个方面5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培养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株以采集的中熟子实体的菌肉分离效果最好,采后到分离时间不宜超过24h,培养基以M1配方为最好。  相似文献   
48.
襄麦冬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永林  曹旸  余海忠  汤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66-7067,7070
[目的]建立并优化襄麦冬块根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波功率对襄麦冬块根中黄酮提取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襄麦冬中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功率,而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75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超声波功率90 W。在此工艺条件下,襄麦冬总黄酮提取率为0.581 mg/g。[结论]研究结果为襄麦冬中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暗褐网柄牛肝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和均一性3方面研究了菌丝在7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M1是最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50.
扬85-85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辐428为母本、9-6-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是一个耐湿和丰产性较好的种质资源。 扬85-85芽鞘绿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后期叶片挺立,叶色深绿,株高90~95厘米;穗长方型,长芒,护颖白色;穗长8.9厘米,穗层整齐,每穗结实小穗19.5个,每穗结实60粒;籽粒红色,椭圆形,腹沟较浅,千粒重35.4克。产量变幅在203~405公斤/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