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金橘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橘原产于我国,具有很高的观赏、食用、药用价值。综述了金橘作为观赏果树、食用水果及传统加工食品的传统应用价值,分析了有关金橘医用开发、精油提炼和果品饮料研制的研究现状,并对金橘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草坪草种抗旱及返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水土保持草坪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气候干旱、土壤侵蚀严重地区研究草坪的抗旱性和返青率具有现实意义。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于 1997~ 1998年对 10个供试草种进行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 :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拉苏草地早熟禾、卡特多年生黑麦草、猎犬高羊茅、佛浪Ⅰ号高羊茅、皮歇高羊茅 7种草抗旱性较强。草地早熟禾、拉苏草地早熟禾的返青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新高×翠冠等10个杂交梨组合和新高×新高等3个自交梨组合的未成熟种胚为试材,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皆采用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1的6-BA激素进行纯胚或非纯胚组织培养,研究不同组合的生长进程和生长状态.结果显示,杂交组合的幼胚接种3~6 d后开始萌发,萌发2~16 d后为出芽高峰期,出芽2~7 d后生根;自交组合的幼胚则在接种10~16 d后才开始萌发,萌发20 d左右才生根出芽,明显表现出杂交组合幼胚组培生长力较自交组合强,即体现了杂交优势;另外,杂交组合新高×翠冠和爱宕×翠冠在该种培养条件下生长最佳,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为鉴定8个中国梨品种的S基因型,使用梨自交不亲和基因(S-RNase)特异引物"FTQQYQ"和"anti-ⅡWP-NV",对8个梨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序列分析和经同源性搜索分析后,确定了各品种的S基因型。结果分别是:兰州花长把为S19S22,青面为S1S18,黄面为S1S12,早蜜为S19S29,大面黄为S1S19,无子黄为S28S16,大青皮为S34S19及金锤子为S16S19。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优良无性系的幼胚和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IBA、6-BA和NAA等植物激素共4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对其幼胚再生体系及子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激素的选择对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NAA促进了幼胚再生苗的形成,IBA的添加反而阻碍了该体系的建立;由数据分析综合评定法,得出幼胚再生植株诱导最适培养基的理论值为WPM+2.0mg/L 6-BA+1.5 mg/L NAA;子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WPM+1.0 mg/L 6-BA+0.5 mg/L NAA;子叶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2.0mg/L 6-BA+0.01mg/L NAA。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梨ISSR-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梨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 DNA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的梨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Taq DNA聚合酶1.0U、M2+的浓度2.0mmol·L-1、模板DNA 10~80 ng、dNTPs 0.10mmol·L-1、引物0.3 μmol·L-1.对梨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了梯度退火试验,得到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梨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果树,自然授粉结实率低、品质差。通过确定梨品种S基因型可寻找简便快速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金珠果梨是从野生砂梨中选育出来的新种质。以金珠果梨幼叶为试验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S基因特异扩增、克隆、DNA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结果表明:金珠果梨S基因型为S3S19。  相似文献   
18.
樟树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树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在我国大面积栽培。樟树叶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但具有高附加值开发潜力的化学组分还未被深入研究,阻碍了樟树的综合开发利用。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研究樟树叶的高品位综合利用前景及途径。新鲜樟树叶经微波干燥除水,粉碎后于苯/醇溶液中进行提取处理,提取物滤液经浓缩后,取0.2μL样品进行GC/MS联机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樟树叶的苯/醇提取物中富含名贵生物医药、名贵香料、以及大宗化工成分,首次发现樟树叶中富含总含量达13.06%的烯类物质,具有很好的高品位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油茶种仁油脂与淀粉之间转化的可能性,提高油茶果实采后可溶性淀粉和油脂的含量,从而为油茶果实的科学采摘及晾晒提供参考依据,以国家审定品种‘华硕’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近成熟期种仁油脂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后自然晾晒和不同光质条件下晾晒对其油脂与淀粉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油茶近成熟期果实发育及采后自然晾晒过程中油脂与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采后自然晾晒能促进近成熟期果实对油脂和可溶性淀粉的积累,但对成熟果实却没有促进作用;不同光质条件下晾晒过程中油脂和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变化间虽然存在负相关性,但其相关性不显著;覆蓝色膜晾晒最有利于近成熟期果实采后可溶性淀粉转化为油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生防芽孢杆菌防治栾树枝枯病效果,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缓解化学药剂抗药性问题,探讨生防芽孢杆菌与杀菌剂对栾树枝枯病的复配防效.[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菌,生长速率法筛选杀菌剂,分光光度计测定杀菌剂与生防菌生物相容性,Wadley法确定复配比例.[结果]筛选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小新壳梭孢拮抗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