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01.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工具研发应用历程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工具研发应用的4个阶段,比较了国外测报调查工具的应用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测报调查工具研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推进测报工具研发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根据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技术研究成果及各地防治实践,因地制宜,采取“抗、避、断、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危害的关键。即在因地制宜种植抗(耐)病品种、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的基础上,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防治策略,在灰飞虱传毒前狠治灰飞虱,综合控制条纹叶枯病危害。  相似文献   
103.
基于WebGIS的水稻害虫自动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水稻害虫防治决策人为因素影响大、时效性差的状况,应用网络平台,结合公共气象信息,开发应用于生产的水稻害虫自动预警系统。系统包括基于积温函数的害虫发育模拟系统,能自动根据天气预报值预警多种害虫的发生期,并据此给用户提供参考;实时的气象信息包括气温和湿度等可随时提醒用户当前气候条件对害虫发生的适宜度,辅助用户决策害虫的发生趋势;基于WebGIS的病虫信息展示预警可提供宏观大范围的决策,纠正害虫防治决策中的工作失误。2012年该系统在江苏省范围内成功进行了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纵卷叶螟等害虫综合防治的决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系统基于Apache+ PHP+ MySQL+ MapServer 架构,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为病虫信息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精准化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病虫预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4.
为探明不同切球方式对甘蓝制种产量的影响,将生产上常用的留心柱法、斜切法、十字法和割球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对制种产量、单株有效荚数量、单荚平均粒数量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前3种方法对上述4项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割球法对其影响与前3种方法存在显著差异。留心柱法、斜切法、十字法均适合甘蓝制种,割球法制种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5.
探讨了9种不同保鲜剂对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切花保鲜效果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花毛茛采用保鲜剂200 mg/L 8鄄HQC+1%蔗糖+75 mg/L AgNO3进行瓶插处理,对延缓切花失重率上升、促进花径增大、延长寿命、维持叶绿素和花青素水平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保鲜效果好,建议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乳酸菌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为进一步研究花生粕专用蛋白基料产品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营养盐溶液添加量25mL,乳酸菌液添加量5mL,25℃下发酵72h.此工艺下制备的花生蛋白肽的可溶性氮浓度达到70.92mg/mL,发酵液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0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6.28%.花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是74.19%,对铁离子和铜离子螯合率分别为17.71%和93.28%,对腊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36.03%,铁还原力和钼还原力吸光值分别为1.103和0.983.  相似文献   
107.
为探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对赤霉病、小麦籽粒DON毒素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发防治赤霉病的新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苯醚菌酯、戊唑醇及其11种配比混剂对赤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最佳配比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配比为1:9时增效系数为2.0804,增效作用最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 450 g/hm2对赤霉病病指防效和DON防效分别为92.86%和89.49%,2次药后21 d对白粉病病指防效为85.84%,均高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和戊唑醇,并且对小麦生长安全。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对赤霉病和籽粒DON毒素防效优良,同时对白粉病兼治效果良好,可开发为赤霉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8.
2020年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ée(C. medinalis)]自然发生的水稻农田进行高光谱观测试验,以探明不同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下水稻叶片光谱特征与产量的关系,并对水稻产量进行预测。试验共选取80个样点,各样点虫害等级根据稻株的受害叶片数量占叶片总数的比例进行划分,利用SOC710VP便携式高光谱成像仪,采集水稻主要生育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各样点水稻叶片的高光谱数据,调查收获后各样点的水稻产量数据,分析不同虫害等级下水稻叶片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特征和产量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观测光谱与产量相关性较强的特征波段计算植被指数,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的水稻产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同一生育期内,水稻叶片近红外波段和红边波段的反射率随着虫害等级的升高而降低,而红光波段则相反。(2)同一生育期内,一阶导数光谱的峰值、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随着虫害等级的增大而降低,红边位置的“蓝移”现象加重。(3)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总体上随着虫害等级的上升而降低;但虫害等级较低时,有效穗数、千粒重以及结实率...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以常规喷雾用和种子处理用2种剂型多种药剂进行桶混拌种为核心,大田采用生物源药剂,配合必要化学药剂的水稻病虫全程绿色用药技术。2019、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药剂拌种对纹枯病防效优异,且水平扩展盛期推迟20 d左右。对稻瘟病控制时间长、效果好。对纵卷叶螟防效优异,五(3)代防效为98.25%,第4代仍达83.86%。螟虫防效较好,对二化螟第二代保穗效果仍达20%左右。由于其防效高、持效期长,大田可使用生物农药为主,减轻了中后期化学用药压力。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