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1.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桃鲜果的需求量增加,特别是高质量、特色桃果畅销(1)种植者应该从过去的追求高产,转向以质量为主的管理主体上来,尤其是安全营养、无公害的桃果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种趋向高档化。(2)消费意识的转变和市场物产的极度丰富,更需要多样化、时鲜化,所以生产者应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如蟠桃、油蟠桃、冬桃、反季节桃、盆栽桃、桃花等。2.生活质量的提高,扩大了市场的范围(1)五天工作制和长假使消费者走出家门,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去远离都市的野外踏青、到幽静的山区度假,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春风…  相似文献   
22.
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桃基因组DNA几种提取方法所得的DNA质量分析,表明分步离心法是最为理想的提取方法,能满足RAPD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用此方法提取桃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结果分析表明,从嫩叶和幼嫩果实提取DNA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3.
蟠桃新品种‘中蟠桃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蟠桃11号’是以‘红珊瑚’ב91-4-18’(NJN78×奉化蟠桃)杂交,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的蟠桃新品种。花铃形。单果质量180~200 g,果皮60%以上着鲜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为硬溶质。果实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粘核。耐运输。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0 d。极丰产,平均产量为38 888 kg·hm-2,  相似文献   
24.
桃花芽分化期蛋白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不同需冷量桃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了花芽分化期与花芽着生在同一节位的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品种需冷量的增加,不同品种花芽分化的各个阶段开始的时间有所推迟,萼片分化期所用的时间逐渐延长,雌蕊分化期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而花瓣和雄蕊分化期所用的时间差异不大。不同品种间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总的趋势较为一致,代谢物质的含量受品种需冷量和外界生态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低需冷量桃品种花芽分化期叶片中的代谢物质的含量比长需冷量桃品种相对高些。综合两方面因素,低需冷量桃品种花芽分化的各个阶段时间较为充足,叶片对花芽的代谢物质的供应较为充足,从而使得其花芽分化质量较高;而长需冷量桃品种的情况则相反,所以使得其花芽分化的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25.
26.
桃的低温需求量及其与保护地栽培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桃的低温需求量及其与保护地栽培的关系王力荣,朱更瑞,左覃元(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450004)打破落叶果树冬季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温时数,称谓果树的低温需求量,一般用打破休眠所需的0~7.2℃的累计(积)低温时数表示。落叶果树休眠对低温的需求量,因树...  相似文献   
27.
对我国选育的和来自日本、美国的15个黄桃品种,在结果后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察,看出金童5号、明星,新泽西州罐桃3号、19号、47号表现出良好的栽培适应性,加工性能良好,可作为制罐品种;卡里南、麦克尼里,果大、外观美、丰产性能亦佳,可作为鲜食品种,向生产推荐。通过对各品种植物学、农业生物学、果实经济特性、加工适应性等项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完整的资料,为生产发展及利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为了了解甘肃桃的早花性与其花芽分化的关系及早花性的遗传能力,以甘肃桃1号(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96-7(普通桃)(P.persica)、甘肃桃1号×96-7的杂种一代群体(20株)为试材,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花、果形态特征观察发现,甘肃桃1号×96-7杂种群体的表现性状趋向甘肃桃1号。2)甘肃桃1号在落叶前形成雄配子体,具有花粉的早熟性。3)杂种群体花芽分化始期及花芽分化特性也趋向于母本甘肃桃1号。  相似文献   
29.
甘肃桃抗南方根结线虫性状的SRA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野生近缘种红根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与贝蕾[P. persica(L.)Batsch.]杂交的BC1代190株后代为试材,采用SRA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通过筛选在亲本中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53对SRAP引物进行后代分析,获得来自红根甘肃桃且符合1︰1分离比例的标记115个。应用Mapmaker/Exp 3.0分析软件构建了红根甘肃桃的SRAP分子连锁图谱。该图谱共8个连锁群,包含103个标记,其中102个SRAP标记、1个抗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标记,总图距994.2 cM,每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24.3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9.6 cM。抗南方根结线虫标记Mi-redkansu位于第5连锁群,并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SRAP标记,其遗传距离为2.1 cM。以36株F2代群体作为验证,检验标记的准确性为91.7%。  相似文献   
30.
蟠桃果形磨盘状,核小,可食率高,但目前多数品种肉质很软,货架期极短。现介绍几个利用硬肉圆桃和优良蟠桃杂交获得的味浓、肉硬的蟠桃和油蟋桃优异品种。 早露蟠桃1978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用撒花红蟠桃与早香玉杂文选育而成。果形扁平,果顶凹人,缝合线浅。平均单果重68g,最大95g。果皮底色乳黄,果面50%覆盖红晕,茸毛中等,皮易剥离。果肉乳白色,近核处微红,硬溶质,肉质细,微香,含可溶性固形物9.0%,风味甜。核小,粘核,裂核极少。果实发育期67天,6月10日成熟。丰产。 早黄蟠桃1989年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