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生物源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化学药剂三唑酮为对照,3测定了种新研制的生物药剂对感病春麦品种辽春10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菌剂处理的小区病情指数增长慢,最终数值低(22.90,20.33);植物源杀菌剂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66.78%和73.33%,防效均优于其他生物药剂。直接测定不同药剂对白粉病无性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24.47,比三唑酮的EC50值(35.04)低,说明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不接种白粉病条件下,辽春10小麦喷施植物源杀菌剂等药剂后,出现了类似抗病品种的反应,体内的重要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酯酶(EST)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都有显著升高,这可能是控制病害发展的相关生理机理。  相似文献   
22.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低等真菌的玻片制作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多数低等真菌的菌丝较粗,而且菌丝又没有隔膜,菌体较为脆弱,在制片过程中很容易被压破,造成菌体的原生质向外溢出,使菌体的原有的形态发生改变,失去玻片的使用价值。同时,由于这些低等真菌的含水量较大,这  相似文献   
23.
2009年、2010年分别从东北春麦区黑龙江、辽宁等省的不同地点采集的白粉病菌标样中分别分离纯化得到了56、76个单孢子堆,并分别鉴定出27、29个生理小种.其中2009-2010年2年中共出现44个小种,即1、3、7、11、13、15、21、25、27、33、37、57、75、77、111、113、133、221、217、231、311、333、401、407、403、411、413、421、423、433、437、441、453、467、501、611、613、631、633、657、667、677、711、731号小种.在2009-2010年,411号均为优势小种,2年内分别占23.2%、22.4%;其次是611号,2年内分别占14.3%、18.4%;其他类型如11号、27号等均只占10%以下.结果表明,当前小麦白粉病菌的优势由过去的15号变为毒力更强的411号,整体高毒力类群上升为绝对优势,达68.4%以上.  相似文献   
24.
25.
RFLP区分中国小麦秆锈菌不同小种及致病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PstⅠ和HindⅢ),分析了中国小麦秆锈菌新致病型21C3CTR(p11),普通致病型的小种21C3,34,34C2和致病型21C3CKH,34MKH,34MKG,34C2MKR的限制性酶谱。结果表明:供试秆锈菌的基因组DNA经过同一酶切后,不同小种或致病型都出现了相同限制酶谱带,而特定酶/小种(或致病型)组合又都有特异酶谱带。计算了小种间或致病型间的共有DNA片段的比率。初步说明了RFLP可以作为深入探讨小麦秆锈菌种内不同小种、致病型间以及新致病型DNA差异的手段。  相似文献   
26.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常见传染性病毒病。本病可以通过空气、粪便和垫草传染给健康鸡,1周龄内的小鸡最易感染。死亡率很高,危害极大。目前,对鸡马立克氏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预防。根据国内防制本病的经验,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7.
28.
甜菜心腐病直接影响甜菜的产量和含糖率。应用硼砂防治心腐病,已在597农场成为一项提高甜菜块根产量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并且已被广大的甜菜种植户自觉地运用,  相似文献   
29.
1991~199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1~1995年5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249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划分为7群28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D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小种及粳型小种强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增加,弱致病类群频率下降。1985年导致中丹2号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61小种1995年又重新出现,前几年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1995年暂时消失。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中国重要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经小麦秆锈菌诱导后的基因表达谱,寻找与其抗病基因表达相关的片段。【方法】运用cDNA-AFLP技术研究明尼2761和感病对照Thatcher分别接种小麦秆锈菌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与明尼2761抗病相关的特异表达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40对AFLP引物组合能够检测到约7 000多条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DF),平均每一对引物可以获得50条条带,其中有86对引物能够在明尼2761和Thatcher之间扩增出差异条带。对可能与抗病相关的35条特异TDF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x比对,30条TDF在数据库中能够找到同源序列,其中24条TDF功能已知,6条TDF功能尚未明确。【结论】8条与编码激酶结合蛋白、NBS-LRR抗病蛋白、类肉桂酰-CoA还原酶2b、类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2c、蔗糖磷酸合成酶7、类蛋白酶metacaspase 1、类锌指蛋白、假定的类RGA4抗病蛋白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TDF应与明尼2761的抗秆锈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