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7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核rDNA ITS序列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核rDNA 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包含被5.8S rDNA所分隔的ITS1和ITS2两个片段.在裸子植物中,ITS序列长度变异较大,不利于扩增和测序,但长度的变异可以作为一个性状用于裸子植物的鉴定与系统学研究.在被子植物中,ITS序列的长度稳定,而且序列变异较快,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位点,是被子植物鉴定中的重要分子标记.文中对ITS在植物物种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2.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与其它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和一条具有稳定点突变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除烟草青枯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外,还对其它属细菌菌株进行了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其它细菌都没有荧光产生。从而证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病害的快速诊断和口岸检验检疫应用。  相似文献   
93.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全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珺  陈红运  高必达  朱水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05-5106,5170
在定向克隆和序列分析试验中,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cv.white Burley)为繁殖寄主,根据美国NCBI核酸数据库中CMV基因组RNA1,RNA2和RNA3基因序列,共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3.3 kb的RNA1、3.0 kb的RNA2和2.2 kb的RNA3 PCR扩增产物。M-CMV基因组cDNA经过序列测定,3条链的长度分别为:M-CMVRNA1全长3 361 bp,分子量为111 kDa的1a蛋白;RNA2全长3 037 bp,含有两个分子量为96.7 kDa的2a蛋白和分子量为13.1 kDa的2b蛋白;RNA3全长2 215 bp,分别编码分子量为30.5 kDa的3a蛋白和分子量为24 kDa的外壳蛋白(cp)。这是继国内CMV-CD、CMV-CA全序列报道之后的首次M-CMV全序列分析,为以后采用基因突变、置换方法观察寄主的症状变化做了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94.
为防止野生稻重要基因资源流失,便于口岸准确快速鉴定,探讨了基于SNP位点建立dCAPS分子标记体系。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寻找了药用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上7个基因碱基序列上适合设计错配引物的SNP位点,设计合成适当的错配引物进行PCR扩增,选择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在这2种野生稻DNA的matk基因上分别找到1个合适的SNP位点,设计了3对错配引物,PCR后3种相应的限切酶都可以特异性地切开PCR产物,将药用野生稻或斑点野生稻与栽培稻和其它野生稻区分开来。本结果证明了dCAPS分子标记可以在口岸查验上应用。  相似文献   
95.
对于多数植物病毒而言,其在田间的自然扩散主要依赖昆虫等介体生物,而媒介昆虫的垂直传播是植物病毒长期存在并发生的重要原因。对媒介昆虫垂直传播病毒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未来开发高效低毒农药奠定基础,更可为植物病毒与昆虫的互作和病毒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新的视野及角度。媒介昆虫在植物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在近几年被广泛研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病毒在昆虫体内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包括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方式、植物病毒在昆虫体内的垂直传播方式以及虫媒病毒垂直传播的可能机制等。在整个垂直传播的过程中,植物病毒的衣壳蛋白、磷蛋白和媒介昆虫唐氏综合症细胞黏附分子、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热激蛋白以及卵黄原蛋白,甚至共生菌都有参与。最后,基于媒介昆虫和植物病毒的关系对未来植物病毒病的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根癌农杆菌对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植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结果发现对丛植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T-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稳定生长和连续继代培养2年以上,说明瘤组织细胞自身已获得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合成能力,根据已报道的根癌农杆菌株系pTil5955T-DNA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CYT和CYT′),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我国杨树致瘤农杆菌ipt基因部分序列(427bp片段),也从遗传转化的两个泡桐无性系瘤组织At-ZH和At-T35扩增出此特异片估,从而进一步肯定了T-DNA已被整合到泡桐的染色体上表明泡桐易于通过Ti质粒载体途径进行基因转移操作,但用此引物未能从泡桐、甘薯健株和感染植原体的组培病苗扩增出相应的427bp特异片段,当用此遗传转化瘤组织嫁接病苗时,可减轻从枝症状的严重度,延长病苗的存活时间和诱导病株生根,这进一步证实了泡桐在与植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激素代谢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7.
以健康昆诺阿藜叶片和受ASGV侵染的昆诺阿藜叶片为试材,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植物总RNA,将实时荧光RT-PCR体系的主要成分设定梯度,根据每个成分的变化引起的(Rn值和Ct值的差异,探讨苹果茎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技术中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RT-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为:25 μL体系中,Mg2+浓度为3.5 mM,引物浓度为0.6 μM,探针浓度为0.6 μM,总RNA含量为20 ng.利用此反应体系进行扩增,△Rn值比未优化时高出一个数量级,表明该体系适合ASGV实时荧光RT-PCR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8.
转基因延熟番茄"华番一号"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使用反向PCR方法克隆了转基因延熟番茄"华番一号"(Bioscein)的外源基因和番茄基因组之间的一段边界序列,并依据此段序列设计了具有品系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以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华番一号的品系鉴定检测方法,扩增片段长108bp,横跨在Nos启动子和番茄基因组之间.以转基因大豆(RR)、转基因玉米(Mon810)、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转基因棉花(保龄棉)、非转基因番茄、马铃薯、茄子、大椒、大米、小麦、烟草等为试材,证明本方法同其它转基因作物及其它蔬菜无非特异性反应.本方法在检测华番一号番茄时,相对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1%,绝对灵敏度达到20个拷贝.由于本方法的PCR扩增产物长度只有108bp,因此该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加工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或作为常规PCR定性检测后的确证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99.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SBMV)是我国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南方菜豆花叶病毒日本分离物(SBMV-J)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其上游基因的cDNA片断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BMV-J cp基因由80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6个氨基酸,SBMV-J与其它分离物及株系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97%。由于SBMV各分离物及株系cp基因的同源性较低,难于设计出较长的普通PCR引物。通过较短引物设计和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了SBMV的实时荧光RT-PCR一步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低限是0.16 pg,最佳检测总RNA的量是0.16 ng。  相似文献   
100.
实时荧光RT-PCR一步法检测苹果茎沟病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苹果茎沟病毒(ASGV)各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MGB探针,建屯了对ASGV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TaqMan-MGB探针3'端具有小沟结合分子(Minor groove binder,MGB),提高了探针的Tm值,缩短了探针长度,解决了病毒各分离物之间基因组变异较大、难以找到较长一致的序列来设计探针的困难。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比常规RT-PCR电泳检测高约10倍,对于ASGV等在果树体内含量较低的病毒尤为适用。此方法快速、灵敏,整个检测过程完全闭管,无需PCR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