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已经通过体外验证能够有效抑制山羊痘病毒复制的shRNA转入山羊体细胞,构建其表达细胞系.将已经通过验证能够靶向抑制山羊痘病毒ORF095基因并有效抑制GTPV的pGPU6/GFP-ORF095-siRNA-70转染山羊原代成纤维细胞,经800μg/mL G418抗性筛选7~8d后,用含200μg/mL G418和10~15ng/mL EGF的培养基进一步单克隆化并将单克隆细胞扩大、传代培养,应用RT-PCR检测及测序鉴定所构建的细胞系.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的1株成纤维细胞系基因组含有ORF095-siRNA-70表达框架,为进一步进行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动物的制备和RNAi体内抗山羊痘病毒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为获得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菌株GD-5的最适固态发酵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法筛选该菌株最适生长的碳氮源、固体发酵基质,以L_(25)(5~7)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并通过离体叶片法、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其对藜和密花香薷2种杂草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的固体发酵基质为麦麸,最适碳氮源分别是玉米粉和(NH_4)_2SO_4。优化后的固态培养条件为:N源(NH4)_2SO_443.0 mg/g、C源玉米粉48.4 mg/g、培养基质初始含水量258 mg/g、接种量0.26 mL/g、初始p H 7.6、培养时间120 h、培养温度30.7℃。优化得到的菌株在藜和密花香薷离体叶片、苗期盆栽和田间小区接种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在盆栽试验中菌株GD-5对藜的致病率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8.20%和69.46%,高于对密花香薷的79.70%和60.84%;在小区试验中对密花香薷的致病率和鲜重防效分别是91.40%和90.69%,高于对藜的64.50%和50.28%。说明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有望替代或部分替代化学除草剂,防治农田杂草藜和密花香薷。  相似文献   
23.
蛋白质在生物体的机制中是必不可少的,担任着生物系统内启动以及执行的任务。生物体的每一个生物过程,从遗传物质复制到细胞衰老与死亡,依赖于几种甚至几百种蛋白质之间的功能协调。蛋白质的功能,结构的改变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通常这种情况是由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目前有很多蛋白质的结构功能是未知的,所以蛋白质组学发展的也尤为迅速。论文主要综述了双向电泳、噬菌体展示技术、GST pull-down、酵母双杂交、串联亲和纯化、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蛋白质芯片、Far 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9个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技术,并简单介绍了近几年这些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介绍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健康评价的指标与方法,对灌南县林区采取调查取样方法,进行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生态类型在灌南县生态系统占据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4.3%、20.8%、28%、36.9%。  相似文献   
25.
85% 2甲4氯钠对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海拔2 230 m的川水区春小麦田试验观察了85% 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不同剂量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85% 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2 100 mL/hm2对水300 kg药后40 d株防效达87.39%,鲜重防效达96.24%。在该处理下,春小麦折合产量较喷清水增产335 kg/hm2,增产率12.32%。  相似文献   
26.
从重组克隆栽体pMD18-P32中扩增出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与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gK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P32.重组质粒pPIC9K-P32用SaIⅠ线性化后,与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混合后电转化,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采用G418抗性梯度筛选法得到高拷贝重组菌株,甲醇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用酵母成功表达出了31 000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能被山羊痘阳性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27.
山羊痘病毒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移载体的构建是重组羊痘病毒构建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羊痘病毒基因组的基础上,以TK基因为插入靶序列,经PCR、酶切鉴定,获得了带有EcoRI、BamHⅠ酶切位点的TK基因片段。将此片段与经相同酶切的pUC119载体连接,构建转移载体pUC119-TK,并且以此为基础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7.5-GFP。将pTK-P7,5-GFP转染羊痘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48h后报告基因得到表达,这为羊痘病毒载体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羊痘病毒结构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将羊痘病毒的ORF57、ORF95和ORF117分别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后转染到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菌经1 mmol/L的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3个重组蛋白均在原核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分析,羊痘病毒特异性血清只能识别融合蛋白ORF57和ORF95,不能识别ORF117。本研究为重组诊断抗原的筛选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基于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认为具体指标维度可分为三效(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四维(教材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五度(教学的信度、教学的内在效度、教学区分度、教学难度、教学的外在效度).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50 g/L唑啉草酯乳油防除青稞田野燕麦的应用技术与示范效果。试验表明,50 g/L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 L/hm2在225~675 L/hm2兑水范围施药防除野燕麦效果均较好,于青稞4叶1心期施药最佳,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药剂的发挥。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于青稞3~5叶期施药,50 g/L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 L/hm2单用处理区和与10%苯磺隆WP 150 m L/hm2混用处理区防除野燕麦效果均达95%以上;单用处理区青稞叶色正常,与10%苯磺隆WP 150 m L/hm2混用处理区前期叶片有轻微褪绿性黄斑,20 d后黄斑消失,效果显著,对青稞安全,收获期测产均较空白对照区增产1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