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稳系数法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7 ̄1998年度山西省南部冬小麦中水肥区试中11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定性,并与常用的几种高产或稳产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分析法是分析冬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社会学习、环境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东、陕西、甘肃省710份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学习、环境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认知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90;(2)社会学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有直接负向影响,并通过环境认知也会间接负向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00、-0.0...  相似文献   
73.
中国棉花地膜覆盖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定量分析近30 a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增产效应,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地膜覆盖对棉花的产量效应及影响因素。具体过程包括:异质性检验、综合效应量计算、发表偏倚检验、敏感性分析、累积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所收集的数据不存在发表偏倚和极端值,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与不覆盖相比,覆盖地膜的棉花产量平均提高17.2%。自1986年以来,覆盖地膜的棉花累积平均增产率为1.2%~18.0%。在平作、年均气温小于12℃或年降水量小于500 mm的地区及采用厚度0.008 mm地膜覆盖时,地膜覆盖条件下棉花的增产率较高,分别为17.8%、21.5%、19.1%和17.3%;3个区域的覆膜增产率由大到小表现为:西北棉区(24.5%)、黄河流域棉区(16.5%)、长江流域棉区(10.5%);近年来,覆盖地膜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产量,但其增产率已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4.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地的细碎经营,导致经营规模不经济,要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应分两步走:第一步采用平均收益分地法,将农户分散的地块集中到1~2块;第二步是农户之间转移土地,逐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第二步的实现,要靠政府改革农地制度;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加速城镇建设,转移农村人口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75.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晋南冬小麦品种更替与再高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南部冬小麦主产区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多次品种更新 ,单产由 2 0世纪 50年代的6 34.5kg/hm2 提高到 90年代的 2 70 1.5kg/hm2 ,总产由 73.7万t增加到 2 6 9万t。分析品种演变规律和高产潜力 ,提出今后育种目标 :株形紧凑 ,叶片上举 ,株高 75~ 85cm ,穗数 52 5万~ 6 0 0万 /hm2 ,尽可能提高穗重 ,并把优质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7.
河豚毒素两种定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小鼠生物试验和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步检测17份河豚鱼肝组织和20份河豚鱼肌肉组织中的河豚毒素含量,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LISA法与小鼠生物试验测得的结果相符合。ELISA法由于其测定程序简便易行,速度快,灵敏度高,在河豚毒素的定量检测以及在预防河豚鱼中毒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1—2012年河北省全省及其所属11个地市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将11个地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划分为3个层次:高效区、较高效区和低效区,在此基础上,运用FGLS方法研究影响3个层次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近几年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发展较快,2010年以前耕地技术效率较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低造成的;(2)河北省各地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石家庄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和唐山市4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常年保持在良好状态;秦皇岛市、廊坊市和保定市3市耕地利用效率较好;而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和邯郸市4市耕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3)高效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均播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农业劳动力比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效区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人均播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受灾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效区耕地利用效率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灌溉率、人均播种面积、耕地复种指数、受灾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二三产业比重。各地市在充分考虑各自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农业发展政策,有方向地引导耕地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9.
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算陕西省2001—2014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采用LMDI分解法探讨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因素分解的结果构建脱钩弹性分解量化模型对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4年,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13年间上升163%。(2)能源强度是唯一抑制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负效应因素,正效应因素对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贡献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规模效应 > 能源碳排放强度效应 > 人口规模效应 > 土地规模效应;(3)各影响因素对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规模效应 > 能源强度效应 > 能源碳排放强度效应 > 人口规模效应 > 土地规模效应,且能源强度效应对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碳排放脱钩状态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论有利于清晰了解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碳排放脱钩的内在作用机理,从而得出相应的碳减排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山西省 1997~1998 年度冬小麦高、中肥两组 区域试验结果的 综合分析,明确了新 育成品 种的丰产 性、稳产性 及其利 用价值 和适 应范围, 即 94 C518、临汾 125、临 汾 126 三品 种既 丰产又 稳产,在山西省一般水地和高水肥地都有 较高的推广价值,应尽快加速扩繁。运 丰早 18 虽然丰产性第 一,但其高稳系数低,稳产性较差,仅可作为搭配品种在局 部地区种植。临汾 127 和 28013 不但 丰产性好,而且高稳系数比对照分别高出 13.26% 和 3.79% ,充分证明这两个 品种有理想的高 产性和稳产性,可在 山西省中水肥地大力推广。其它品种都因高产 与稳产结合不起来,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