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2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以V(正己烷):V(丙酮)=1:1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土壤中敌敌畏、甲拌磷、乐果3种有机磷及阿特拉津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0.2%~93.9%,相对标准偏差为3.81%~8.79%,检出限为0.35~0.45μg/kg.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重金属在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自然种群体内的累积分布,以山西省代县水稻田中华稻蝗为研究对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华稻蝗不同组织部位的镉和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镉和铬在中华稻蝗自然种群不同组织部位的富集量不同,且雌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镉在雌虫体内的富集顺序为中肠>后肠>前肠>翅>头>卵巢>足>体壁;在雄虫体内为中肠>前肠>后肠>足>头>体壁.镉在雌雄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均有较高的富集并以中肠的累积量最高,雌虫为6.7984 mg·kg-1,雄虫为3.347 7 mg·kg-1,且与其他组织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中华稻蝗雌虫各组织部位对铬的累积浓度依次为中肠>足>体壁>头>卵巢>前肠>翅>后肠,中华稻蝗雄虫体内铬浓度的分布依次为足>体壁>中肠>头>前肠>精巢>后肠.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雌雄中华稻蝗对重金属镉和铬的累积具有组织特异性,两种重金属在中华稻蝗体内的累积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3.
叶厚是重要的叶形因子和株型改良的选择指标,在水稻理想株型和高产育种研究中备受关注。目前,以比叶重(SLW)或比叶面积(SLA)为评价指标已对水稻叶厚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此,综述了叶厚在株型构成、光能利用和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叶厚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和克隆提供参考。同时,分析了目前叶厚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样本非破坏性测定技术在叶厚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土壤磷素淋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土壤本身磷含量无法满足作物需求,使得磷肥投入成为保障作物高产的必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农民追求高产而过量施肥,导致土壤中磷素积累、淋溶现象突出,这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对地下水的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根据近年来土壤磷素积累、淋溶迁移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从施肥数量、肥料种类及施肥制度阐述了施肥对设施菜地磷素淋溶造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灌溉水平、土壤结构和质地以及耕作制度、种植年限等其他因素对磷素淋溶的影响,可为减少土壤中磷素的淋溶损失、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优10号、天优122、五丰优128、两优培九和玉香油占等5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在广州地区早、晚季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稻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较大,常规稻则每穗总粒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此外,超级稻早季每穗总粒数和晚季千粒重对产量有最大的正直接效应,因此早季重点增加每穗粒数、晚季注重提高粒重是增加超级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6.
不同覆膜方式下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叶片衰老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内单314为试验材料,在行间覆膜(SPF)、行上覆膜(UPF)及不覆膜(NPF)3种处理下,对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POD活性表现为下位叶>穗位叶>上位叶;CAT、SOD活性表现为上位叶>穗位叶>下位叶。灌浆期玉米不同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变化趋势表现为穗位叶>上位叶>下位叶;乳熟期不同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表现为上位叶>穗位叶>下位叶。表明在玉米花粒期,行间覆膜处理可以提高玉米上位叶及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OD活性、CAT活性及SOD活性,减小气孔导度,降低叶片蒸腾速率,延缓叶片衰老,维持花粒期生理功能,保证子粒充分灌浆,提高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实现超高产。  相似文献   
97.
不同磷水平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不同磷浓度对大豆植株株高、根体积、叶面积、植株干重、植株磷含量、磷吸收量和磷利用效率等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随着液体磷浓度的增加,植株磷含量和磷吸收量相应增加,而植株磷利用效率相应减少。不同大豆品种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磷浓度的反应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适宜筛选和鉴定大豆磷高效基因型的介质磷浓度为125μmol/L,培养时间为3周。  相似文献   
98.
不同覆膜方式对大豆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及不覆膜3种不同处理下,对大豆根系在0~20cm土层的水平分布和距主茎0~15cm范围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和离主茎距离的增加,根系干重、活力、活跃吸收面积明显减少;同时,宽行分布根系的干重、活力及活跃吸收面积均高于窄行分布的根系干重、活力及活跃吸收面积。不同覆膜方式对根系干重和活力的影响表现为:行间覆膜〉行上覆膜〉不覆膜;对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影响则表现为:行上覆膜〉行间覆膜〉不覆膜。  相似文献   
99.
番茄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提前15~20d上市,错开了销售高峰期,实现优价出售;通过开沟起垄栽培,沟灌垄种,旱能浇、涝能排,通风、散湿、透光,缓减水肥供需矛盾,降低病害,增加产量,实现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0.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被破坏程度日益严重,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越来越重要。为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抵御自然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广东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