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5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必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介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蔬菜科为保障京郊蔬菜产品安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措施,为植保部门做好绿色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2.
植物开花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植物开花的几条途径、各途径最终的汇总点以及以后的发育 ,并对已经识别和克隆的与各途径有关的基因、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和花器官形成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53.
李云龙  幸耀明 《甘肃农业》2005,(11):208-208
庆城县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近多年以来,降水呈逐渐减少趋势,干旱天气出现频繁,且晚霜冻结束日期有偏迟、早霜冻出现日期有偏早趋势,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为了突破传统的农业种植,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点,在县有关部门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254.
微生物菌剂对夏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夏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2016—2018年连续3年接种固氮类芽孢杆菌菌剂1-18、芽孢杆菌菌剂L-56以及1-18和L-56的复合菌剂,以未接种菌剂的植株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夏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接种菌剂1-18的增产率16.06%高于接种菌剂L-56的增产率7.10%,接种1-18和L-56复合菌剂的增产率最高为18.51%;而2017年接种菌剂L-56的增产率12.19%高于接种菌剂1-18的增产率5.05%,接种1-18和L-56复合菌剂的增产率为14.53%;2018年接种菌剂L-56的增产率9.11%略高于接种菌剂1-18的增产率6.53%,接种1-18和L-56复合菌剂的增产率为11.75%,说明不同菌剂在不同年份处理存在差异,但接种菌剂均能提高夏玉米产量。此外,接种菌剂1-18和L-56还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接种1-18和L-56这2种菌剂均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并改善玉米农艺性状,其中接种1-18和L-56复合菌剂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接种。  相似文献   
255.
20%辣根素水乳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20%辣根素水乳剂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效果,以1.8%阿维菌素乳油为药剂对照,采用孔板法测定了其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的毒力,结果显示:20%辣根素水乳剂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表现出较高的致死效果,8 000倍液致死率仍达到96.5%,10 000倍液时致死率大幅下降到66.6%,两者防效差异显著;其对根结线虫卵的抑制活性较低,100倍液抑制卵的孵化率仅为69.5%。建议在田间防治根结线虫时,辣根素稀释倍数不超过8 000倍,当土壤中线虫卵块较多时将辣根素与其他药剂(如阿维菌素乳油)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56.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大豆与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集成,其目的: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是提高粮油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种植方法: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要求,采取扩间增光、缩株保密、选配品种等关键技术,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结果表明:通过随机多点测产,项目区大豆单产均在750 kg/hm2以上,玉米单产均在9 450 kg/hm2,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结论运用:通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能提高产量和收益,不仅能有效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的突出问题,还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实现了“一季双收、稳粮增收”。  相似文献   
257.
为探究类球红细菌对草莓的抗病、促生作用效果,分别在草莓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施用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100倍液,研究其对草莓株高等生长指标、果实产量的影响及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助友宝S O D微生物菌剂可使株高提高2.3%,茎粗提高9%,展开叶片数提高20.7%,开花数量增加19%,草莓单果质量增...  相似文献   
258.
259.
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的传染病。它是畜禽肠道的常在菌株,广泛的存在于饲料,垫草、粪便和鸡舍的灰尘中。当鸡体质下降,环境恶劣,强应激情况下,菌株的致病性即可表现出来,使鸡只感染本病。各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鸡犬肠杆菌发病率日益增加,造成了鸡只的成活率下降,给集约化鸡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60.
猪卵巢内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卵泡内颗粒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卵泡腔的有无,把东北民猪、哈尔滨白猪卵巢内的卵母细胞划分成五个发育阶段:Ⅰ、Ⅱ、Ⅲ(包括Ⅲ_1、Ⅲ_2)、Ⅳ、Ⅴ。电镜观察发现:第Ⅱ阶段卵母细胞质膜开始产生少量、短的微绒毛。继后,微绒毛长大,密度增加。透明带于第Ⅲ阶段的卵母细胞开始形成。两品种猪的卵母细胞中均有皮质颗粒(CGs)存在。最初,CGs 由第Ⅱ阶段卵母细胞近核区的高尔基复合体(Go)分泌面产生。此时,CGs 呈浓缩小泡和多泡小体中暗色颗粒的形式存在。其后,它们和 Go、线粒体(Mi)等逐步迁移到细胞质的皮质区。CGs 大多呈球形。根据它们的电子致密度可分为暗粒和明粒。CGs 的直径和数量随着卵母细胞体积而变化。在各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中,CGs 平均数量和卵母细胞平均直径增长之间呈非常显著的强相关(P<0.01)。当卵母细胞将排卵时,CGs 达到最大数量。两品种猪之间,在 CGs 发生、大小、形态、数量和分布上均无明显差异。第Ⅲ_1阶段卵母细胞中有环层板产生。从第Ⅰ到第Ⅳ阶段的卵母细胞中,我们都发现了占优势的 Go,它们由小泡集团和膜性囊组成。当卵母细胞制造营养物质的时候,Mi、Go 和粗面内质网(RER)出现一个数量上的增加。并屡见 Mi 和 RER、Go 和 RER 相互连接的情况。这反映了它们的机能关系。第Ⅴ阶段的卵母细胞中,Go 几乎全部消失,RER 显著减少,Mi 一律变圆变小。但是,脂滴比第Ⅲ、Ⅳ阶段卵母细胞中的脂滴更大、更多。此时,脂滴约占胞质的2/5;脂滴的大量积聚是猪卵母细胞的特征之一。在卵周隙中有第一极体。根据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所见,我们认为第Ⅴ阶段的猪卵母细胞质和质膜已经最终成熟。显然,这与排卵后还需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的家兔、小鼠卵母细胞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