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0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本研究就基因枪法转化棉花胚性愈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4 D在愈伤启动阶段很重要,而在胚性愈伤诱导阶段要尽量少加或不加,IAA的浓度比KT低时,有利于胚性愈伤的产生。胚性愈伤的表观状态、轰击次数和轰击距离是基因枪转化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GUS基因在棉花胚性愈伤中的瞬间表达证明,在轰击前4h,轰击后16h采用0.3mol·L 1的甘露醇做渗透处理,轰击距离9cm,轰击次数2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2.
 研究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对于促进棉花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在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当普通愈伤组织细胞发育成胚性愈伤组织时,细胞外基质就会出现;随着原胚的形成,细胞外基质就会形成发达的网络状结构;随着胚状体的进一步形成和发育,细胞外基质则逐渐降解。在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始终未发现细胞外基质。结果表明,细胞外基质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关系密切,是原胚形成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23.
李付广 《中国棉花》2019,46(8):43-46
正2019年8月8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喜迎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也走过了40个春秋。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行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成立40周年回顾大会暨2019年年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棉花学会(编者注: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旧称)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24.
基因型在棉花花药培养中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花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植株再生的第一步,基因型在愈伤组织诱导上的差别必将影响着植株再生。本试验中,亚洲棉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陆地棉次之,海岛棉较差,野生种最差。在花药愈伤组织诱导上,种间杂种没显示出优势,但陆地棉品种间杂交则表现出优势。不同基因型诱导产生的花药愈伤组织的颜色、质地、生长量和生活力不同,亚洲棉生长量最大,但活力较差。  相似文献   
25.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主要物质生化代谢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理生化分析技术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主要生化代谢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干鲜重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减少;氨基酸含量胚性愈伤组织普遍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个别氨基酸含量则明显增加或降低。胚性愈伤组织干物质累积较非胚性愈伤组织显著。  相似文献   
26.
茉莉酸信号传导在植物抗逆性方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参与调控植物防御反应和形态发育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茉莉酸在调控植物发育和渗透胁迫应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节点基因对根、气孔的发育以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阐述了该信号途径在植物抗逆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而为全面认识茉莉酸及其信号途径在植物抗旱、耐盐碱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转基因棉花早代材料细胞学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棉花早代 ( T0 )材料 ,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构型变异很大 ,只有部分二价体 ( 7~ 1 6个 ) ,多数是单价体 ,没有更高的价体。二价体位于赤道面 ,但多形成染色体桥。单价体多散布在两极。减数分裂后形成 1~ 8个分体的多分体 ,其中四分体虽然比例很高 ,多为畸形。染色体数目的减少、PMC染色体构型变异等 ,是这类材料高度败育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8.
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付广  刘传亮 《棉花学报》2007,19(5):362-368
棉花生物技术在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细胞工程中,通过胚珠培养、体细胞培养等技术获得了一些新种质材料;基因工程方面,随着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及花粉管通道法等技术的突破,在棉花抗病虫害和及抗除草剂等方面的育种获得成功,相应的新品种已开始了商业化生产.我国棉花生物技术在抗棉铃虫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他方面尚有差距.棉花生物技术上应加强基因工程的实效性,同时加大细胞工程的研究力度.本文综述了棉花生物技术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其在我国棉花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棉花生物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9.
不同转化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棉花外源基因拷贝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拷贝数是影响其自身表达水平与遗传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比较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3种常用方法转化同一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棉花(Gossypium hirsutum)中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及相应的PfaffI分析法检测转基因棉花单株拷贝数,并与Southern杂交做了相互验证.实时定量PCR研究结果显示,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和花粉管通道注射法获得的T0代转化体中,外源基因拷贝数为1~2的单株占群体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6.2%、60%和42.8%.外源基因拷贝数为3~5的单株比例分别为47.5%、40%和57.1%.另外,农杆菌介导获得的转基因群体中有高达27.3%的单株整合有5拷贝以上的外源基因,而基因枪轰击和花粉管通道注射法获得的转基因群体中没有发现5拷贝以上的转基因单株.研究结果表明,基因枪轰击和花粉管通道注射法均能获得较高比例低拷贝(1~3拷贝)的转化体.本研究结果对棉花转基因育种中转化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PlantletRegenerationfromCottonAntherCulture植物花药(花粉)培养是创造大量纯合单倍体植株的有效手段,它对快速稳定杂种后代遗传性状分离,加速育种进程有积极意义。按常规杂交育种程序,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