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猪养殖污水中污染物负荷高,处理难度大,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菌藻共生系统是微藻与细菌的共生系统,目前已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研究,可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菌藻共生系统对生猪养殖污水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的处理效果展开综述,深入介绍藻菌间在氮磷营养元素利用等方面的互作机制,并对可能影响处理生猪养殖污水效果的因素和相关光反应器装置进行分析汇总,为菌藻共生系统在生猪养殖污水处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2.
黑色素细胞是皮肤组织中的一种特殊细胞,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并且传递给周围的角质细胞。黑色素传递并停留在这些角质细胞中,能够防止光线辐射对染色体产生损伤,对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黑色素的合成受到许多复杂的调控因子的调控,小眼畸形转录因子在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及黑色素细胞的迁移和生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鼠中,干细胞因子或者是它的感受器c-Kit的突变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异常表型。黑色素细胞通过福斯匹林和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与黑素皮质素受体结合刺激黑色素的生成;刺鼠信号蛋白会抑制酪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进而减少黑色素的产量。WNT信号对于神经嵴细胞分化为黑色素细胞有影响,影响黑色素细胞的数量进而影响黑色素的产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是酪氨酸激酶的感受器,能够促进和保持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活性。控制合成内皮缩血管肽的受体及配体EDN3的基因的突变会导致黑色素细胞的缺失。  相似文献   
83.
当前中国农业企业发展状况与农业现代化步伐相一致,特别是进入到WTO后,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农业企业将要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产生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通过创新农业企业管理,能在强化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开设相关的管理措施,旨在让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困境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4.
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棉籽仁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周期30 h。结果表明,相比发酵前,发酵后棉籽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显著(P<0.05)降低,粗灰分、酸溶蛋白质含量显著(P<0.05)增加,精氨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从发酵棉籽仁中提取的棉籽肽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其活性受使用浓度和发酵时间的影响。当棉籽肽的质量浓度为8 mg·mL-1时,棉籽肽的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1.71±1.59)%,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7.25±1.28)%,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达到(79.13±0.5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微生物固态发酵处理可提高棉籽仁的营养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5.
人工幼林化学除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除草技术在人工林中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人工幼林化学除草的要领,包括因林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施药时期和用药量的选择。总结了化学除草作业的管理经验:结合其他营林措施实施化学除草、避免影响药效的一些不利因素以及注重林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6.
在沿海壤性潮盐土上相对缺钾的田块进行啤酒大麦不同钾肥用量的试验,初步明确了啤酒大麦的增施钾肥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初步确定啤酒大麦钾肥临界值为115 mg/kg,钾肥系数为0.2551。  相似文献   
87.
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提高棉隆土壤分布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棉隆是我国应用面积和使用量最大的固态土壤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线虫、地下害虫及杂草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但棉隆施用靠手撒方式进行,极易造成药剂漂移、土壤分布不均匀,导致药量少的地方熏蒸效果下降,而药量大的地方出现药害。提高施药技术、开发高效安全的施药器械是棉隆应用的必经之路。本研究通过土壤消毒一体机进行棉隆施药,增加药剂施药深度、改善棉隆土层分布均匀性。【方法】结合田间熏蒸及室内培养试验,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及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分析气体异硫氰酸甲酯(MITC)及土壤残存MITC在0—40 cm不同深度土层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对土传致病菌镰孢菌属、疫霉菌属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定量、分析0—40 cm不同深度土层致病菌发生情况,评估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进行棉隆施药后,药剂在不同深度土层(0—40 cm)的分布均匀性及对病原物的防治效果。【结果】安徽、山西、河北三地熏蒸试验均表明,棉隆机施模式下,药剂均匀分布于0—40 cm深度土层,气态及土壤存留MITC溶度分别为1.46—3.02、18.67—26.27 μg/g土,且各深度土层间MITC溶度无显著差异;而棉隆手撒模式下,无论是气态MITC还是土壤存留MITC均主要集中在0—10 cm深度土层,20—40 cm土层未检测到这两种形态MITC;提高棉隆用量,不能增加手撒模式下20—40 cm深度土层MITC溶度,但显著增加0—10 cm及机施模式下0—40 cm深度各土层MITC溶度。对病原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机施模式下0—40 cm深度各土层镰孢菌属及疫霉菌属减退率达90%—100%,而手撒模式下表层土壤(0—10 cm)疫霉菌属和镰孢菌属减退率达90%—100%、但20—40 cm深度土层病原物减退率低于43%。棉隆40与60 g·m-2处理对疫霉菌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新型土壤消毒一体机可大幅提高棉隆在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均匀性,同时显著增加深层土壤(20—40 cm)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提高棉隆用量显著增加机施模式下各深度土层药剂含量。  相似文献   
88.
在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部分农药的持效期短、便捷性差、毒性高、防治效果差等对其使用有影响的问题,农药缓释剂型应运而生,其被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缺陷。本文概括了环糊精作为农药载体的应用,包括环糊精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其他农药方面的应用;总结了5种环糊精与农药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超声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共沉淀法、共溶剂法。最后指明了未来环糊精在农药加工使用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9.
我国土壤熏蒸消毒6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熏蒸剂棉隆和氯化苦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曾用于棉花黄萎病的防治,由于缺乏施药机械、相关施药标准和方法,加之与国外交流甚少,虽然发现熏蒸剂对土传病害有一定的效果,但一直未形成规模化应用。我国大量使用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溴甲烷的引进与广泛应用,溴甲烷的替代技术及产品研发,开启了我国土壤熏蒸消毒的新纪元。伴随着土壤消毒技术与理论的不断丰富,新型配套机械装备的成功研发,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广泛运用,土壤熏蒸消毒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文从土壤熏蒸剂的种类、发展历史、基础理论的建立与阐明3方面综述了我国土壤熏蒸发展情况,并对我国土壤熏蒸消毒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种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处理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经济有效的方法,使用生物、物理、化学因子和技术来保护种
子和作物,控制病虫为害,确保作物正常生长,达到优质高产。根据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类种子
处理技术的差异,本文综述了各类种子处理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特点及应用情况,为实际生产中进
行种子处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