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白菜根肿病已成为大白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介绍一种简易的药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2.
通过酶活性测定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经病原菌诱导后黄瓜叶片中脂氧合酶(LOX)活性与茉莉酸(JA)积累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经褐斑菌诱导后,叶片中茉莉酸(JA)大量积累,同时脂氧合酶(LOX)活性上升,接种叶片的上位叶中LOX活性和JA含量于诱导接种褐斑菌12h后开始升高,并于诱导接种24h后达到峰值,接种叶片的下位叶中LOX活性和JA含量在诱导接种12h后变化不大,但在24h后显著升高,并于48h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平稳下降。相关分析表明,LOX与JA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2。同时通过喷施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和添加茉莉酸的试验证实LOX是JA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63.
以5种黄瓜主要病原菌作为诱导抗病因子,研究其对黄瓜主要病害的作用,结果发现黄瓜经病原菌诱导后,可以产生对诱导病原菌及其它病原菌引起病害的交互保护作用,并且诱导的交互保护作用与诱导浓度、诱导间隔期、不同品种存在相关性.诱导效果不随诱导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黑星病菌对霜霉病菌的诱导作用中,以浓度为1×102个/ml的黑星病菌孢子悬浮液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间隔期为48h黄瓜黑星病菌对霜霉病的交互保护作用最明显,抗性品种的交互保护作用明显好于感病品种;炭疽病菌可诱导黄瓜有效抑制褐斑病的发生,但挑战接种褐斑病菌后,却促进了炭疽病的发生.诱导接种炭疽病菌后再挑战接种褐斑病菌12d,对褐斑病的防效为92.07%.  相似文献   
64.
蔬菜细菌性软腐病防治药剂活体组织筛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快速、高效的蔬菜细菌性软腐病防治药剂的筛选技术,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茎段材料、接种方式、菌液浓度等因素进行筛选,建立芹菜茎段筛选技术,并采用所建立的筛选法评价28种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可湿性粉剂对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芹菜茎段筛选法可较好地评价细菌性软腐病防治药剂的药效,即芹菜茎段一端在细菌性软腐菌液中浸泡20 min后自然风干,再于待测药剂中浸泡处理1 h,在温度26~30℃、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保湿培养36 h后调查发病指数。采用该方法可快速从23种新型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中筛选出对细菌性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效的IVF001、IVF002、IVF004、IVF015、IVF018、IVF021、IVF035、IVF041制剂,防效分别为81.70%、94.77%、83.01%、92.16%、84.31%、96.08%、80.39%和89.55%。芹菜茎段筛选法及室内盆栽法对5种已登记的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筛选结果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78。表明芹菜茎段筛选法可以有效代替盆栽筛选法,并对杀菌剂的药效进行评价,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蔬菜细菌性软腐病防治药剂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5.
土壤环境条件对威百亩熏蒸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威百亩在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的消毒效果,采用离体和活体方法研究施药量、覆膜熏蒸时间、土壤相对含水量及土壤温度对威百亩熏蒸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5℃条件下,威百亩12 mg(a.i.)/kg土壤熏蒸消毒,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为78.82%,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87.03%,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威百亩对尖孢镰刀菌的熏蒸抑制作用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土壤熏蒸10 d后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95.2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和50%时,威百亩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2%和82.14%,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而且还会对作物产生药害反应。威百亩的熏蒸效果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25、30、35℃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8%、98.20%和100.00%。表明威百亩结合日光消毒温度大于25℃、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或50%、熏蒸10~15 d可有效控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66.
防治白菜根肿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拌药法和灌药法,比较了10种供试药剂对白菜根肿病的温室防治效果,并对盆栽试验防效较好的3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50%氟啶胺悬浮剂(1 g/m3)、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 g/m3)、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5 g/m3)和40%五氯硝基苯粉剂(20 g/m3)的拌药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均在50%以上,显著优于灌药处理的防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悬浮剂(2 g/m3)拌药处理的防效在80%以上,与盆栽药效试验结果一致,并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67.
黄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的离体和活体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蔬菜上常用的17种杀菌剂,运用离体抑菌活性筛选和药剂拌土盆栽活体筛选两种方法,测定了供试药剂对黄瓜枯萎病的生物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较高的为己唑醇、氟硅唑、腈菌唑、福美锌、福美双、代森锰锌、嘧霉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其抑菌率在69.61 %~100.00 %之间;盆栽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嘧霉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在61.50 %~95.90 %之间,可作为土壤处理剂防治黄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68.
<正>2010年,山西省政府投资1亿元重点扶持左云县兴隆沟村、丁家村、范家寺村的农业建设,打造十里河沿岸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县设施农业大棚达到1300栋。2010年7月初,左云县一农民来电  相似文献   
69.
<正>湖北长阳火烧坪乡是位于宜昌西南部的一个小乡镇,平均海拔1800m,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低温度-26℃,最高温度29℃,没有明显的夏季,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是发展反季节蔬菜的理想场所。目前火烧坪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5333.3  相似文献   
70.
匍柄霉属(Stemphylium)真菌可以引起多种蔬菜
病害,包括番茄、莴苣、辣椒、甘蓝等。美国、以色列、新
西兰等地均报道过由匍柄霉引起的番茄叶斑病,在我
国也有类似报道,多称之为番茄灰叶斑病(刘安敏,
2002;李宝聚,2009)。我们在前几年的蔬菜病害调查
过程中发现,北京大兴、辽宁海城、河北廊坊、保定以
及山东寿光等地都有该病的发生,但当时并未严重影
响番茄的产量。2009~2010 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
中我们发现,番茄匍柄霉叶斑病由一种不常见病害逐
渐发展为严重发生的病害,在海南省海口市西秀镇龙
头村、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大昌村、山东寿光洛城镇
黄家尧水村、山东寿光田柳镇陈马村等地都发现了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严重危害。尤其是在山东寿光田柳
镇陈马村,番茄于1 月份定植后开始零星发生匍柄霉
叶斑病,到了3 月份番茄大约1.7 m 高时,温室中绝
大多数的番茄都发生了匍柄霉叶斑病,尤其是连阴天
湿度大,温度忽高忽低时,该病发生更为肆虐,严重影
响了番茄的产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对番
茄匍柄霉叶斑病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等进行简单描述,方便广大农民认识该病,并进行及
时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