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14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74篇
  60篇
综合类   502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为研究土壤酶活性在不同耕作措施下随作物生长的动态变化,于小麦、玉米生育期内测定了关键生育时期各处理的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作物的生长,秸秆不还田深翻、秸秆还田深翻、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磷酸酶活性在小麦生育期内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在玉米生育期内则呈上升趋势;转化酶活性在小麦生育期内呈上升趋势,而在玉米生育期内则表现为先升后降。深耕秸秆还田处理和旋耕秸秆还田处理能提高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作物同一关键生育期内,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2.
夏玉米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两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三种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的营养生长及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和深松耕作玉米播种后出苗率高,次生根条数多,株高增加而基部节间缩短,叶面积系数提高,最终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3.
通过农作物健身防病技术与综合措施组装,其中调整农作物的氮、磷、钾比例,做到经济施肥;按作物生长特点重视叶面肥;做到病虫害及时防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的关键;大力推广农作物播后苗前土壤封闭灭草,减少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病害的传播.  相似文献   
64.
舍饲小尾寒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l至12月对廊坊某羊场的舍饲小尾寒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9月份附红细胞体呈上升趋势,10-2月份附红细胞体呈下降趋势。证实了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与吸血昆虫出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66.
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抑芽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5—6月分别在抚州市宜黄、乐安、广昌、资溪4个产烟县开展了12.5%氟节胺乳油(控打)、40%氟节胺散粒剂(芽毕)、37.3%仲丁灵乳油(芽畏)3种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7.3%仲丁灵乳油的抑芽效果略好于氟节胺,40%氟节胺散粒剂250倍液略好于12.5%氟节胺乳油,12.5%氟节胺乳油稀释250倍略好于稀释300倍,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3种化学抑芽剂均可有效抑制烟草腋芽生长,施药后首次出现腋芽时间较清水对照均有推迟,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氟节胺可以替代二甲戊灵、仲丁灵等常用化学抑芽剂,以达到控制农药残留、保障烟叶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占铁红 《花卉》2019,(14):133-133
在工程投资控制工作中,园林景观造价控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强化园林景观造价控制工作,有利于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并且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鉴于此,本文就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8.
我们曾研究了大豆品种根系的生态类型,指出大豆初生根与后生根间的相对差异是个对土壤不同层次水分及养分利用的生态适应性状。根据这种相对差异可分为初生根型、后生根型、中间型三种,其中初生根和次生根均较发达的中间型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显然,这对于培育适应性广的品种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植株生长后期取根观察,无法使地上部恢复生长和获得籽粒。我们曾观察到,在田间条件下,播种后35—40天,  相似文献   
69.
运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玉米杂交种先玉696的产量与密度、磷肥、氮肥施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产量和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为Y=856.09+46.16X1+35.95X2+38.84X3+13.75X1X2+9.43X1X3-44.02X1^2-24.98X2^2-18.48X3^2。经分析得出,在河套灌区,先玉696单位面积产量≥850kg/667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密度4 935-5 069株/667m^2,磷肥用量(P2O5)11.66-12.40kg/667m^2,氮肥用量(纯N)22.46-23.71kg/667m^2。  相似文献   
70.
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土柱实验研究土壤中硅和重金属的反应机制。土柱实验在可溶性镉、铜、镍和铅酸盐的情况下,用各种活性硅(硅藻土,沸石,无定形二氧化硅,浓缩单硅酸)处理灰森林土。所有富硅物质都用电子显微镜测试分析过。富硅物质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和浓缩单硅酸比沸石和无定形二氧化硅更能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重金属移动性的降低是由土壤溶液中单硅酸和重金属的反应,以及富硅物质表面对重金属的吸附实现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的强度与自身种类有关。施用富硅物质可明显降低镉和镍的移动性,对铜和铅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