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针对天津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栾树、刺楸、柳树3种木本蔬菜,对其食用、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初步分析了这3种木本蔬菜发展的经济潜力,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的影响,设计了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白羽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根提取物0.02%、0.04%和0.1%,试验期42 d,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试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4~128 mg/L。试验Ⅰ、Ⅱ、Ⅲ组粪便中有害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无显著差异;随着蒲公英根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肉鸡生长性能持续增强,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鸡肠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肠道益生菌无影响,且对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3.
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市场调研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天津木本蔬菜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初步确定天津有木本蔬菜资源23科35属41种,并依据食用器官的不同将其分为4类。为天津木本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34.
超声诊断大熊猫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大熊猫主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便,并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是目前胃肠疾病中对大熊猫生命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以往肠梗阻诊断主要靠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大程度上依靠兽医的临床经验,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超声仪器及超声技术的进步并逐步用于大熊猫临床,超声波已成为鉴别各类急腹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肠梗阻的诊断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1].  相似文献   
35.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人工饲养的一只亚成体大熊猫,雄性,2009年1月2日上午10点突然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在圈舍内疾走,出现间歇性尖叫,走动时有弓背,食欲废绝,不听使唤,紧急麻醉输液治疗,经过超声波检查:心,肝,脾,胰腺,胆囊,肠管均正常,尿液测定结果 :潜血为200 cells/μL,白细胞大量为140cells/μL,血液化验结果 :白细胞升高到20.01×109/L,参考范围值4.00~10.00×109/L,体温升高到38.1℃,外阴水肿严重,触摸腹部无坚实内容物,无胀气等,由此判定为急性尿路感染.经过精细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36.
某县林业局在野外发现1只双后肢受伤的野生大熊猫,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送往该县人民医院治疗,在相关专家的协助下进行了截肢术及残端修复术。经过长时间的护理、调养及康复训练,该大熊猫已经痊愈,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双后肢残端能支撑身体自由活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3种城郊防护林土壤呼吸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3种代表性的城郊防护林(杨树、火炬树、刺槐)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土壤碳通量全自动分析仪ACE进行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2018年4—10月生长季3种城郊防护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0:00—15:00,最小值出现在20:00—5:00。(2)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为明显的单峰曲线,杨树土壤呼吸速率在7月达到峰值,为3.80μmol/(m~2·s);而火炬树和刺槐土壤呼吸速率在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3.84、4.75μmol/(m~2·s);杨树、火炬树和刺槐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01、2.25、2.62μmol/(m~2·s),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3)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P0.05),拟合度为78.8%~84.7%;与土壤湿度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拟合度为66.8%~90.2%。(4)对土壤呼吸速率和1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T_(10))及5 cm深度的土壤湿度(M_5)之间进行多元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826~0.950,说明多元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协同作用,表明土壤温度和湿度是3种城郊防护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2-脱氧-D-核糖-5-磷酸醛缩酶(2-deoxyriboaldolase, DERA)CDS区序列特征及其在静原鸡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DERA基因在静原鸡肌肉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42日龄静原鸡胸肌cDNA为模板,克隆DERA基因完整CDS区,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ERA基因在静原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7、42、126、180日龄)胸肌、腿肌和42日龄不同组织(心脏、脾脏、肝脏、肾脏、肺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静原鸡DERA基因CDS区全长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与环颈雉的相似性最高,为99.1%,表明DERA蛋白氨基酸序列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较高。DERA属于稳定蛋白,平均亲水系数为0.175,属于疏水性蛋白;存在跨膜结构,没有信号肽,属于跨膜蛋白。蛋白结构域是一种deoC/LacD家族醛缩酶域,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DERA蛋白与PGM2、TPI1、TKT等蛋白存在互作关系。DERA基因在静原鸡肾脏、胸肌、腿肌、心脏、肝脏、肺脏、脾...  相似文献   
39.
采用“样方法”,详细调查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化培训大熊猫在一期培训圈中15个月内对主食竹种拐棍竹(F.robusta)的采食情况、残桩和残尖数量。通过建立拐棍竹不同龄级地径和株高与重量、残桩地径和高度与残桩和残尖重量之间的回归估测模型,统计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的食物利用率,为设计野化培训圈及其选址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效果,调查沙区土壤的养分状况,笔者对青龙湾沙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磷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龙湾沙区土壤pH值范围为7.40~7.72,土壤呈中性略偏微碱性;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对于土壤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有效性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差异,除农田外,果园、毛白杨刺槐混交林的改良效果较好,小叶杨林改良效果较差。总体来说,经过生态林改良后的土壤养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