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防治小麦白粉病多采用特效药粉锈宁。但因药源不足、成本较高,在生产上不易被普遍接受。1984—1986年,本所及有关县11个点的室内及田间试验示范结果均表明,粉锈宁与氟硅脲减量混用的防治效果与粉锈宁常量单用时相仿,而持效期有所延长。其中“10%氟硅脲膏剂250克/亩+20%粉锈宁乳油10毫升/亩”是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较理想的混用配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营养条件能影响作物的抗病力,已引起广泛的注意。江苏扬州地区以往秋播兰麦(小麦、大麦、元麦)多以粗肥为主,不能满足三麦苗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自推广了化肥底施的措施后,秋播三麦基肥已由过去单纯以粗肥和迟效肥为主,变为粗精搭配,迟速结合,改善了三麦苗期的营养状况,不仅麦苗生长健壮,而且肥效可持续到后期,增产效果显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自1981—1983年进行了不同肥料营养条件对提高大麦抗黄花叶病能力的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初次菌源,除已证实病株的种子、病草和稻桩以外,对病区田边杂草是否带菌成为第二年初次侵染菌源,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于1979年10月起进行了杂草带菌传病的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早熟三号大麦的推广,我区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在扬州、南通、苏州、镇江等地区普遍发生。 1975~1979年的试验与调查,探明该病主要是病根、病土传播的,种籽不传。病田表土层5~19厘米的传病力最高,大麦秋苗期侵染适宜土温9.0~16.1℃,适当推迟播期,轮作换茬,施足基肥,初病期及早追施速效性氮肥,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扬稻2号(原名910)是江苏省扬州市水稻抗病育种协作组从斯里兰卡品种“BG90-2”中系统选育而成。现已在苏、皖、鄂、浙、豫、闽等省种植380多万亩。具有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亩产千斤左右,最高达1563.6斤,可与杂交稻媲美,比常规稻品种增产一成左右。  相似文献   
16.
宝塔菜(又称螺丝菜,草石蚕)是江苏扬州酱菜中名特产品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由于病毒病的危害严重,产量极低,亩产仅150kg左右,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从1986年起,我们利用茎尖培养无毒苗的方法,已成功地获得大批无毒苗。  相似文献   
17.
大麦是江苏、浙江一带的主要夏熟粮食、饲料及酿造原料作物。江苏省扬州市种植面积达205万亩以上,占三麦面积的37.4%。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品种的更换,原来广为种植的六棱大麦和元麦均基本被淘汰,改种了二棱大麦早熟三号。由于这个品种容易感染黄花叶病,一般发病后减产1~2成,重者达5成以上。自1975年以来利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和适当推迟播期及病田深翻等,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目前这一措施已在大面积推广示范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