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甘肃定西地区马铃薯线虫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线虫病的病原种群分类地位,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地区马铃薯上的4个线虫群体进行了鉴定,观察和测量其形态特征值,基于r DNA-ITS序列以UPGMA法构建线虫群体的系统发育树,并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4个线虫群体在形态学上与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一致,但群体DX27与群体DX11、DX16、DX19雌虫的体长、体长/食道长、体长/尾长值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通用引物TW81/AB28扩增r DNA-ITS序列均获得长度为915 bp的片段;序列比对分析表明,群体DX27与其它3个群体相比在ITS1区的第96~255 bp片段内有25个碱基的差异;系统发育树显示,群体DX27与C型群体聚为1支,群体DX11、DX16、DX19与B型群体聚为1支。根据形态学特征及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原线虫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其中群体DX27属于C型,群体DX11、DX16、DX19属于B型。  相似文献   
32.
土壤性质是决定枸杞产量与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从土壤肥力因素入手,讨论了盐碱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养分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综述了其影响宁夏枸杞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对宁夏盐碱地改良及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反应中木质素及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不含R基因的马铃薯水平抗性材料LBr-12和感病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为材料,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 (P.infestand后,对马铃薯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LBr-12和Favorita的PAL、PPO、POD的酶活性都升高,其中抗性材料与感病品种相比,升高幅度大,持续时同长;同时抗病品种的木质素含量增幅也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34.
抑制蒸腾对番茄生长及植株镁、钾、钙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日光温室生产中蔬菜频繁出现营养失调,导致产量、品质明显下降,为探明番茄养分失调是否与蒸腾受到抑制有关,通过2个水培试验分别研究了短期(24 h)及长期(24 d)喷施蒸腾抑制剂对中杂9号和改良毛粉两个番茄品种蒸腾、生物量和镁、钾及钙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24 h)抑制蒸腾,蒸腾量减少20.6%、镁吸收量减少4.5%,蒸腾与番茄镁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长期(24 d)喷施蒸腾抑制剂减少了番茄生长量、光合速率,蒸腾量减少47.5%时镁吸收量减少17.1%,钾、钙吸收量分别减少12.9%和44.1%,不同番茄品种间对钾、钙、镁的吸收无显著差异。可见,抑制蒸腾减少番茄对镁、钾、钙的吸收。北方日光温室冬茬栽培中高湿、寡照等不良环境因子会诱导番茄营养失调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腐烂茎线虫病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生产中的一种新病害, 了解腐烂茎线虫的侵染规律对该病害的预防和控制及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法, 在苗期接种腐烂茎线虫, 研究该线虫在马铃薯不同组织中的数量动态及危害程度。结果显示, 在发芽-幼苗期(播种0 ~ 75 d), 母薯先受到腐烂茎线虫侵染; 在发棵期(播种75 ~ 90 d), 母薯和匍匐茎均检测到腐烂茎线虫; 在结薯期到成熟期(播种90 ~ 105 d), 线虫开始危害新生块茎, 随着块茎膨大危害逐渐加重。在马铃薯成熟期, 症状表现最明显, 新生块茎中线虫数量最多, 可达767.67条/g。不同时期的接种试验表明, 在匍匐茎形成期(播种后70 d)接种, 马铃薯受害最为严重, 发病率达100%, 块茎中线虫密度最高, 达到99.32条/g, 且块茎鲜重最低, 为14.02 g/个。本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适时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为探明燕麦孢囊线虫生防真菌长枝木霉菌株 TL16 固体发酵最佳产孢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对其发酵基质、碳源、氮源及无机盐最优配比及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 TL16 最佳培养基质为麦麸∶玉米粉∶玉米秸秆粉=3∶1∶2(重量比),添加 2% 乳糖、4% 蛋白胨和 4% 硫酸锰作为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初始固料∶水为 1∶1(重量比),发酵温度 28 ℃,接种量为 15%,黑暗条件下发酵 8 d 时,产孢量最大,为 2. 48×1010 cf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