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为了研究水稻地方抗病品种月亮谷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在未接种稻瘟菌前蛋白质间的差异,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月亮谷与LTH叶片的蛋白质组分进行研究。试验选用pH 4~7,17cm的IPG胶条,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上述两个水稻品种的稻苗叶片的蛋白质,分析其蛋白质点表达量的差异,同时选取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利用Gene ontology软件对这些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分类。月亮谷与LTH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得到34个差异蛋白点,对其中20个蛋白点进行质谱测定,鉴定到13个差异蛋白,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ATP合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铁氧蛋白-NADP-还原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等。因此认为月亮谷与LTH叶片中主要是参与生长代谢和防御相关的蛋白质存在差异。这些蛋白在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中的表达模式和对抗病性的贡献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2.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是专性程度很高的活体寄生菌,通过分子技术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过程中,基因组DNA提取是基础之一。本研究利用Chelex 100法和CTAB法直接提取罹条锈病的小麦病叶片上的小麦条锈病菌的基因组DNA,使用PCR对所得到的DNA进行真菌核糖体rDNA ITS和小麦条锈病菌特异性引物CYR33进行检测,对2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helex 100法和CTAB法都能够适合于从罹病组织中直接提取小麦条锈病菌的基因组DNA,但是Chelex 100法较CTAB法所需的样品量少,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并且整个过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对人体比较安全。通过PCR检测DNA提取情况,发现Chelex 100法提取的DNA的PCR结果优于CTAB法,且能够满足基于PCR的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43.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水分交换与代谢,响应环境条件,包括病菌侵染的重要通道,其大小、密度和分布既受到遗传的控制,也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玉米与大豆间作对玉米叶片气孔的影响,笔者采用改良刮制法对玉米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器长度、宽度和密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与净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植株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气孔密度较净作显著降低,而气孔器长度较净作显著增加;植株中、下部叶片的气孔器宽度也较净作显著增加,植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较净作显著增大。这些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气孔的影响是系统性的,而且气孔这些特征的变化是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叶斑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44.
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后代菌株的致病性分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瘟病菌3个杂交组合的后代菌株在4个水稻品种和4个龙爪稷品种上致病性分离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在不同水稻品种或龙爪稷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情况各不相同。根据子囊孢子菌株对两种寄主的致病性将其划分为3组:①只对水稻有致病性,②只对龙爪稷有致病性,③对二者都无致病性。有的子囊孢子菌株失去了对部分供试水稻品种或龙爪稷品种的致病性,有的组合能分离到与亲本菌株致病性相同的后代菌株,有的组合则分离不到。这些说明,本试验所用的亲本菌株对供试的水稻或龙爪稷的不同品种的致病性是受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而且基因的数量可能也不尽相同,因而导致其后代菌株在各个品种上致病性的严重分离。  相似文献   
45.
植物基因克隆的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对两亲本色素产生能力差异较大的杂交组合-6307组合色素遗传进行分析,证明稻瘟病菌的色素产生是由一个基因控制。通过6307R-9(深灰或黑)与6307-10(白)进行菌丝融合,较易形成色素产生能力不同于两亲本的新菌株。对5586组合、6515组合等4个组合共241个菌株色素产生情况的观察,进一步验证了稻瘟病菌色素产生由一个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7.
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基因水稻稻瘟病抗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来源于云南各地属于24个稻瘟病菌([i]Magnaporthe grisea[/i])生理小种的33个菌株,对受体品种南29及其4个转几丁质酶 β-1,3-葡聚糖酶串联基因水稻T5代品系进行了温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能侵染受体品种南29 的13个菌株也不能侵染转基因品系,可侵染受体品种南29 的20个菌株一般不能侵染转基因品系,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范围较受体对照扩大,证明转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基因水稻对稻瘟病具有一定的广谱抗性;诱发条件下,转基因品系大田叶瘟病情指数为0~1级,穗瘟发病率为0.3%~10.23%,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表明这些品系在稻瘟病抗病育种中是有应用潜力的。  相似文献   
48.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产学研合作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探讨了动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9.
 应用SignalP 3.0,LipoP和TargetP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基因组中的3440个ORFs(open reading frames)进行了信号肽分析,同时系统分析了信号肽的类型及结构。结果表明,3440个ORFs中有462个ORFs所编码蛋白质具有N-端有信号肽序列,其中348个分泌类信号肽、100个信号肽具有RR-motif信号肽,14个脂蛋白类信号肽,未发现Prepilin-like 信号肽和Bacteriocin and Pheromone信号肽。在这462个具有可切割信号肽的分泌蛋白中,有84.0%蛋白质为胞外分泌型(S型),13.2%为线粒体分泌型(M型),另外有2.8%为其它类型的分泌蛋白。通过LipoP分析该菌的全基因组预测具有4种类型蛋白质,其中其中SpI有425个,占12.3%;SpII有80个,占2.3%;CYT有2541个,占73.9%;TMH有414个,占12.0%。比较了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信号肽的长度及氨基酸的组成,发现这两种菌在这些方面存在这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本研究通过对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行分泌蛋白和信号肽结构的分析,为将来功能基因组和分泌型外源蛋白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道龙爪稷分离菌G10-1马水稻分离菌后代菌性2145-R-57-1交配产生的同一子囊中分离出的子囊孢子致病性及交配型分离情况.交配型分离比1:1;但致病性分离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子囊孢子菌株失去亲本菌株对供试水稻和龙爪稷的致病性,少数菌株获得亲本菌株所没有的致病性.对稻瘟病菌致病性的遗传尚需作大量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