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作者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大号、中号、小号三类种苗对小香葱相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种苗移栽后对小香葱单丛重、分株数、总叶片数、平均根长、小区产量、最大茎粗和最小茎粗等大田农艺性状影响明显,以株高在40.0 cm左右、单株重12.9 g、假茎直径为8.2~9.5 mm的大号苗移栽生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2.
河南省麦套花生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大果花生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花生油亚比(O/L)的相关系数最大,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枝数、百果重、单株荚果生产力、饱果率与花生油亚比(O/L)均为正的相关系数。而脂肪含量、饱果率、饱果数、出米率与花生油亚比(O/L)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其中脂肪含量与花生油亚比(O/L)的负相关系数最大,达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数量性状与油亚比(O/L)的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荚果生产力结果枝数饱果率百果重蛋白质含量出米率主茎高脂肪含量单株饱果数。  相似文献   
103.
云南省峨山县旱坡地抗旱甘蔗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适宜山地甘蔗栽培的抗旱优良品种,解决山地甘蔗发展因干旱胁迫而面临着单产和糖分不高等问题,在云南省峨山县旱坡地实际栽培条件下,开展6个抗旱甘蔗品种(系)的种植比较试验研究,并采用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2个主要指标对甘蔗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蔗03/83’、‘高海拔一号’和‘云蔗03/103’的抗旱性能较好(高产和高糖),3个品种的蔗茎产量依次为97.80、83.05、72.40 t/hm2,分别为对照种产量(‘新台糖22号’,88.16 t/hm2)的110.93%、94.20%、82.11%,蔗糖产量分别为11.01、11.30、10.58 t/hm2,比对照种的蔗糖产量(9.95 t/hm2)分别增产10.65%、13.57%、6.33%。因此,‘德蔗03/83’、‘高海拔一号’和‘云蔗03/103’可初步作为山地甘蔗的抗旱优良品种,其宿根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4.
为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绿色食品标准,充分发挥其在生产实际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笔者以中国北方主要的蔬菜、水果种类为例,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准,对其涉及的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现行绿色食品标准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掌握绿色食品标准的技术要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绿色食品标准的执行和应用,为国内绿色食品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阿维菌素在3种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阿维菌素在十字花科蔬菜芥蓝、叶芥菜和芜菁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安全性,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种蔬菜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C18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阿维菌素在山东烟台、河北保定、浙江绍兴、贵州贵阳、黑龙江哈尔滨和安徽宿州6个试验点的芥蓝、叶芥菜、芜菁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芥蓝、叶芥菜和芜菁中的消解速率很快,半衰期分别为0.3~0.6、2.2~3.1和0.8~1.0 d,其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递减,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属易消解型农药。  相似文献   
106.
星云湖径流区马铃薯控肥技术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马铃薯生产中,农户施肥过量导致土壤养分残余量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特别是对湖泊水质产生影响的实际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检测分析的方法开展了不同施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作马铃薯施N量300~600 kg/hm2,块茎产量及N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均随着施N量增加而下降,以施N量300 kg/hm2的最高,分别为56278.5 kg/hm2、64.3%、108.0 kg/kg、186.2 kg/kg;施P2O5量75 kg/hm2与施P2O5量150 kg/hm2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基本接近 (分别为55173.0、55911.8 kg/hm2),但马铃薯P 肥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均以施P2O5量75 kg/hm2的最高,分别为15.5%、40.5 kg/kg、711.0 kg/kg;同样施K2O量150 kg/hm2与施K2O量300 kg/hm2的马铃薯产量差异较小(分别为55173.0、55911.8 kg/hm2);施肥方法以基肥+1 次追肥的植株N、P、K吸收量最高,产量也最高。星云湖径流区冬作马铃薯控氮减磷施肥技术:施N 300~450 kg/hm2、P2O5 75~105 kg/hm2、K2O 150~225 kg/hm2为宜(对于前作为水稻或肥力差的田块可采用施肥结构的上限);基肥施用比例N、P2O5、K2O分别占70%、100%、70%,均匀撒施于播种沟(肥料不能与种薯接触),余下肥料于现蕾期前兑水浇施。研究结果已应用于当地的冬马铃薯生产,实现了高产高效,同时削减了农田氮磷流失量,对星云湖水治理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优化甜瓜枯萎病拮抗链霉菌D2菌株的发酵条件,为该菌发酵方法的建立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2菌株有效活菌数为考察指标,玉米粉含量、豆饼粉含量、pH、摇床转速、接种量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对D2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豆饼粉含量、玉米粉含量和温度对D2菌株有效活菌数有显著影响(P<0.05).D2菌株有效活菌数回归模型为:Y=8.28757+0.12344X1+0.21477X2+0.06184X3-0.05929X12-0.09817X22-0.14942X32(式中,Y为有效活菌数对数,X1、X2和X3分别为玉米粉含量、豆饼粉含量和温度的编码值),理论有效活菌数为2.99×108 CFU/mL.D2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玉米粉含量39.08 g/L、豆饼粉含量39.19 g/L、培养温度37.4℃,在此条件下D2菌株有效活菌数为3.01×108 CFU/mL,与理论值接近,但极显著高于未经优化采用培养基Ⅱ得到的有效活菌数(1.0×106 CFU/mL)(P<0.01).[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D2菌株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该菌株有效活菌数,且回归模型推算出的理论活菌数与优化条件发酵的有效活菌数接近,可用于指导D2菌株的实际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8.
论述了实验室粮食样品自动分样器的工作原理、取样流程、结构组成和设备特点。该设备通过机电一体化设计,模拟人工分样,实现了粮食样品分样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质检人员的健康安全,开发后将成为各级质检机构必备的粮食样品前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梨中噻虫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20%噻虫胺悬浮剂在梨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经乙腈匀浆提取,NH2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UPLC-PDA) 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2.5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胺在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0%~3.3%;噻虫胺在梨中的定量限为0.05 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噻虫胺在梨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为12.0~16.4 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有效成分质量浓度0.06和0.09 g/L,施药2~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 d后采样,梨中噻虫胺的残留量为<0.05~0.13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值 (0.4 mg/kg)。  相似文献   
110.
采用4因素3水平肥料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技术条件下,红地球葡萄果品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红地球葡萄叶片数、总叶面积、果穗枝干鲜重、新梢数、新梢总茎围、总鲜重农艺性状和葡萄果实维生素C、糖酸比、总糖的变异较大,生产上应加强管理,稳定这些性状,提高果品质量;(2)葡萄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叶片数和果穗长、总叶面积间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主枝总茎围、总糖含量与叶苔数间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果穗枝干总重、总鲜重间显著负相关;(3)在果品性状间,红地球葡萄果实总糖与糖酸比间极显著正相关,总酸与蛋白质间显著正相关。说明要提高葡萄果品性状,需合理促进叶片数、果穗长、总叶面积、主枝总茎围、叶苔数、果穗枝干总重、总鲜重等性状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