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4篇
  28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252.
以羊角椒不育系O-6、O-9及其相应保持系为试材,在盛花期分别对5个小孢子发育时期(造孢细胞时期、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时期、成熟粒时期)花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材料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四分体时期明显高于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呈下降趋势;保持系各时期花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不育系,但不育材料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含量又有所上升;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但丙二醛含量均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253.
水稻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床土配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稻苗的生长发育,为解决床土中土块过多过大的问题,笔者设计了9MF-20型床土粉碎机,经过试验,使用效果很好,现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测定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中的大豆苷元、黄豆黄素与染料木素3种异黄酮苷元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回流法酸水解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利用福林酚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并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的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255.96,286.04和358.08μg/g,黄豆黄素含量分别为57.96,65.51和59.73μg/g,染料木素含量分别为12.88,26.40和4.62μg/g。发酵处理毛豆中染料木素含量增加明显,分别为毛豆和大豆染料木素含量的2.05和5.71倍。发酵处理毛豆、大豆、毛豆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总含量分别为(3.31±0.138)mg/g、(1.148±0.028)mg/g和(2.69±0.011)mg/g,发酵处理毛豆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约是大豆和毛豆的2.9和1.2倍。抗氧化活性比较表明,发酵处理毛豆清除ABTS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的能力优于大豆和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大豆和毛豆还原力大小依次表现为发酵处理毛豆毛豆大豆。【结论】经过发酵处理后,毛豆中的3种异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但以染料木素的增加最为明显;发酵处理毛豆中多酚类化合物总含量升高,自由基清除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55.
温热环境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母猪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是决定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的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商品猪出栏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生产性能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母猪的营养摄取、机体特性、饲养空间环境及胎次等,其中温热环境是影响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适宜的温热环境有利于保障母猪的机体健康,提高其生产性能,反之,不适宜的温热环境会引起母猪的热环境应激,破坏体热平衡,甚至导致生产停止,使机体进入病理状态,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掌握母猪的温热环境需求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和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从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和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场母猪生产管理的温热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方面。温热环境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在行为方面,高温环境下,由于侧卧时母猪体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可增加机体散热量,母猪会通过行为姿势改变进行热调节,如增加侧卧时间、减少站立和俯卧时间,而母猪姿势行为的频繁改变会增加仔猪压死率。在生理方面,热应激时母猪会通过减少采食量、增加呼吸率和皮肤血流量等途径来减少代谢产热、增加散热,同时母猪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会增加、甲状腺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会破坏母猪机体内分泌和能量平衡,进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流产和泌乳量下降。在生产性能方面,热应激会对母猪发情间隔、产仔数和泌乳量等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妊娠前期热应激主要影响返情率和产仔数,妊娠后期主要影响产活仔数和死胎数,分娩后则主要影响仔猪存活率,环境高温通过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影响母猪的采食量、泌乳期母猪失重和体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2)温热环境调控技术方面。母猪温热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猪舍整体降温和局部降温两种,整体降温以"湿帘-风机"蒸发冷却降温技术为代表,通过风机排风造成舍内负压,迫使舍外未饱和的空气流经湿润的多孔湿帘,引起水分蒸发吸收大量潜热,降低进入舍内的空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经济高效的优势。猪舍局部降温主要是针对猪只躺卧区地板、两侧猪栏、猪栏上方等区域进行温度调控,主要有风管喷气嘴蒸发冷却、冷水覆盖降温和猪舍地板降温等方式,具有降温效果良好和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56.
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又名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自然分布于东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88年和1991年先后2次引进凡纳滨对虾,并于1992年完成了实验室条件下幼体培育工作(张伟权等,1993)。1998年以后,随着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的成熟,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今全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已达到50万t以上。虽然我国是世界养虾大国,但是我国目前凡纳滨对虾还没有一个品牌虾苗。现有的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模式,基本上都是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水环境很难控  相似文献   
257.
生物絮团作为海洋微生物的集合体,在海水养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解决水产养殖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环境富营养化和病害防控等一系列问题上潜力巨大,具有调节和净化水质功能,还是很多早期稚体生长的食物来源,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对养殖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本试验研究生物絮团对海参生长及存活情况的影响,总结出最佳有益微生物发酵液投入量,其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58.
为明确谷胱甘肽对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L-Buthionine-sulfoximine,BSO)处理大豆感病品种辽豆15,观察SCN的发育;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谷胱甘肽含量和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接种线虫14d,SCN在辽豆15根系内的发育受到了抑制,二龄幼虫(J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53.86%,四龄幼虫(J4)比例显著低于对照10.54%;但在接种线虫28d时,J4数量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在接种线虫14d,辽豆15根系内谷胱甘肽含量及合成关键酶基因γ-ECS、GSHS 和hGSHS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BSO有效地抑制了谷胱甘肽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产物的含量。在谷胱甘肽缺乏的条件下,大豆胞囊线虫的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说明谷胱甘肽是参与调控SCN发育的重要因子,此研究为大豆抗线虫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59.
<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步。农业机械智能化作为我国农业必然发展趋势,有关人员就必须要充分重视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和技能水平,还需要对于各种新型的农机技术进行推广,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推广发展建议。农业机械的水平作为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凸显出来,因此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当前基本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形成了自动化的种植与收割。传感、检测以及计算  相似文献   
260.
试验旨在研究猪毛蒿粉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长约为2.5 cm的南美白对虾2 10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虾。空白对照组(A组)对虾饲喂基础饵料,阳性对照组(B组)对虾饲喂基础饵料并向水中抛洒5 ml/L五黄精华液,试验组对虾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5%、1.0%、2.0%、4.0%和8.0%猪毛蒿粉。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各组对虾存活率(SR)、增重率(WGR)、肥满度(CF)、肝体比(HIS)、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各猪毛蒿粉添加组的WGR、SGR均显著升高(P<0.05)。与A组相比,除0.5%组外,各组水体中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除B组外各组全虾养殖水体环境中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养殖水体环境pH值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