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棘光合与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沙棘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更好的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抗旱性,利用美国拉哥公司(LI-COR)生产的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影响其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光合速率的月均值为9.46μmol/(m2.s),蒸腾速率的月均值为6.66 mmol/(m2.s);沙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2.
低温胁迫对8种葡萄砧木根系细胞膜透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不同程度低温胁迫条件下,利用电导率法对8种葡萄砧木根系细胞膜透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8种葡萄砧木根系低温胁迫半致死温度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重,根段浸提液相对电导率呈“S”形曲线上升.根段浸提液的相对电导率值对低温胁迫程度的响应规律与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高,根据求算出的低温胁迫半致死温度,初步判定8种葡萄砧木品种根系的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贝达>5C> 1103P> S04 >5BB >520A> 110R> 140R.  相似文献   
43.
以6种景天为试材,研究了45℃高温及干旱双重胁迫对其形态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热胁迫程度加重,6种景天植物叶片出现了萎蔫、发黄、卷曲、干枯脱落等症状,不同景天出现的先后和程度不同,反映了其耐干热性的差异。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6种景天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不同景天上升幅度不同。综合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耐干热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八宝景天、黄花德景天、早花德景天、卧茎景天、红花德景天、红叶景天。  相似文献   
44.
沙棘茎的形态解剖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沙棘的4个种类,不同立地条件的沙棘茎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下的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的茎形态解剖结构差异很大,导管直径、木细胞面积、韧细胞面积以俄罗斯沙棘茎最大;髓部面积占茎截面积的百分比和导管密度则以中国沙棘最大,表现出中国沙棘适应干旱地区生态条件的结构特征。同一种类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地、滩地、人工林的中国沙棘茎组织结构各部分也有差异,人工林导管直径最大,滩地的导管直径次之,山地导管直径最小。导管密度则以果园人工沙棘林导管密度最小,立地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是由于人工林、滩地及山地,土壤水分逐渐减少即逐渐趋于干旱,土壤肥力逐渐减弱即逐渐趋于贫瘠,中国沙棘形成了适应其严酷的立地条件变化的适应性特征,此项研究为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轮状病毒外壳蛋白G3VP7基因,其5'端和3'端分别与马铃薯Y病毒(PVY)的前导序列和PVY 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相连接,将拼接好的目的片段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质粒上,利用三亲融合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株,经PCR、PCR-Southern blot、Southern blot和ELISA鉴定,确定VP7基因已转入马铃薯基因组,并得以正确表达,为以植物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河套蜜瓜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个河套蜜瓜体胚再生的方案 ,河套蜜瓜子叶在加有 2 ,4 D ( 1mg/L)、NAA ( 1mg/L)、BA ( 0 .5mg/L)和葡萄糖 ( 3% )的MS培养基上先暗培养 1周 ,然后转到光下 ,第 3周转移到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 ,继续在 16h光周期、 2 5℃下培养 ,得到成熟体胚后 ,拨离下来转移到新鲜MS培养基中继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4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蒙原欧李光合参数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CK)相比,在轻度干旱(LD)胁迫下,蒙原欧李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Ci)与CK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且未出现伤害症状,但细胞壁明显增厚;在中度干旱(MD)胁迫下,蒙原欧李Pn、Tr、Gs和WUE持续降低,Ci逐渐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并出现伤害症状;在重度干旱(SD)胁迫下,蒙原欧李Pn、Tr、Gs和WUE降至最低(分别是CK的9.09%、45.19%、3.16%和20.39%),Ci达到最大(CK的2倍),叶绿素含量降到最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出现严重伤害症状,叶绿体膜系统瓦解,细胞核内物质流出,线粒体外膜消失,细胞壁变薄。因此推测,干旱胁迫诱导蒙原欧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先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光合特性,但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过程中也出现抗性反应,进一步证明蒙原欧李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8.
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呼吸相关酶活性及能量水平的变化,以了解能量与草莓果实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草莓果实的衰老,草莓果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明显下降,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上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持续下降,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腺苷(AMP)含量上升;ATP、ADP、AMP 3种能量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其中ATP含量远高于ADP和AMP含量,ATP含量代表了草莓果实中的能量水平,且能荷(EC)与ATP协同变化;试验表明,草莓果实衰老与线粒体呼吸相关酶活性下降、线粒体功能下降而导致的能量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李连国  王力 《动物保健》2011,(12):56-57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治十分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动物疫病防治,但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在新形势下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效果?是目前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