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4篇
  3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了利用旋流闪蒸干燥器干燥发酵糟渣时,气流与物料间放热系数及糟渣物料热传导率、热扩散系数的简便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利用旋流闪蒸干燥器干燥发酵糟渣时,气流与物料间放热系数及糟渣物料热传导率、热扩散系数的简便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3.
烘干稻谷红外成分检测与玻璃化转变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烘干过程中稻谷品质成分难连贯性检测问题,采用近红外成分检测及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测试了烘干过程中稻谷的水分、淀粉、蛋白质成分的过程变化,分析了烘干稻谷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品质含量与其红外光谱的变化关联特性,基于TG/DSC测试,考察了烘干稻谷的品质成分与玻璃化转变性能.结果表明:随干燥时间增加,烘干稻谷内水分、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稻谷内部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出现K-M值及波数改变;随TG/DSC测试温度增加,稻谷的热重损失减小,热流则出现相反变化,烘干稻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降低并波动变化,综合影响干燥稻谷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4.
在干燥通风阻力试验台上,考察稻谷通风阻力特性,在不同风量条件下对比分析粮层厚度、粮层阻力和风量谷物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层厚通风过程中,粮层阻力与粮层风速呈非线性关系,风量的大小与干燥层厚度成负相关,风阻力的大小与干燥层厚度成正相关,粮层阻力随着风量谷物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5.
粮食多场协同干燥系统设计与技术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菲  骆恒光  肖雄峰  李长友 《农机化研究》2019,(10):101-105,110
以提高粮食干燥过程去水速率、改善干燥品质、减少干燥能耗为目的,基于干燥系统热能结构分析及客观能势利用,综合考虑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种势场,设计了一种红外热辐射、引风逆混流多场协同干燥系统。结合粮食产地区域特征及农业经营模式,采用了双干燥主塔联机的形式形成干燥装备,实现了系统节能和模式节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内粮食干燥过程的平均去水速率为2. 95%w. b./h,较传统的横流干燥方式提高2倍以上,粮温降低约11℃,爆腰增率低于1%。  相似文献   
26.
[目的]筛选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优化配方。[方法]以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和2个次要成分加抗氧化剂BHT制备10组配比不同的诱芯,并在苹果蠹蛾第一代成虫发生期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10组不同配比的诱芯对苹果蠹蛾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反,反-8,10-十二碳二烯-1-醇800μg、十二烷-1-醇200μg、十四烷-1-醇80μg和抗氧化剂BHT 100μg的配比田间诱蛾效果最好,且优于商品诱芯。[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优化配方,为开发苹果蠹蛾高效诱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数学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文章阐述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分析了数学与思政课面临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8.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苜蓿银纹夜蛾(Autographa californica)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几丁质酶基因(chiA)编码区1.6kb全长片段,并将该片段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和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转移载体pFastBac中,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系Sf-9中进行了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在大肠杆菌和昆虫细胞中均有效表达了60kD的蛋白。将表达产物饲喂5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后取其围食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围食膜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大量孔洞。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上两种表达产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均具有增效作用。以AcMNPVChiA在大肠杆菌和细胞系Sf-9中的表达产物分别与BtCry2Ac蛋白混合饲喂棉铃虫初孵幼虫,增效率分别为33.4%和54.5%,其LT50较对照处理分别缩短了17.8和20.6h;当AcMNPVChiA在大肠杆菌和细胞系Sf-9中的表达产物分别与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混合处理棉铃虫初孵幼虫时,其LT50与对照比较分别缩短了16.6和22.4h。  相似文献   
29.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和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越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0.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的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