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酶切方法,对鹰嘴豆象Callosobruchus analis(Fabricius)和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abricius)的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两种豆象m tDNACOⅠ基因序列的比对结果设计了2对特异性PCR引物,并筛选到2个特异性内切酶SnaⅠ和MboⅠ,通过PCR反应(最适退火温度为55℃)和PCR产物的酶切反应检测2个近缘种。可靠性检测表明,2对引物针对不同地理种群和个体以及不同DNA浓度的鹰嘴豆象和四纹豆象均能扩增出相应的目的条带。限制性内切酶验证结果表明,PCR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弥补了形态鉴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42.
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验室恒温和大田自然条件下,通过对转Bt基因棉国抗22和常规棉亲本泗棉3号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两种棉花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8℃恒温条件下,在花铃期棉花上,国抗22上的B型烟粉虱发育历期(从卵到成虫羽化)比常规棉亲本泗棉3号短17.79%、存活率高4.5%、产卵量高39.62%、雌虫寿命长12.14%、内禀增长率rm大20.18%;在苗期棉花上,国抗22上的B型烟粉虱发育历期比泗棉3号短14.14%、雌虫寿命长17.46%、rm大1.47%,存活率和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在大田自然变温条件下,国抗22上烟粉虱发育历期比泗棉3号短13.6%。在同一品种棉花上,饲养在苗期棉花上烟粉虱的发育历期较花铃期棉花长。结果显示,花铃期棉花比苗期棉花更有利于烟粉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常规棉亲本相比,转Bt基因棉花上烟粉虱的种群扩增速率更快。  相似文献   
43.
中国新Ji属二新记录种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采自广州和西藏的中国新Ji属二新记录种,即球突新JiNeoperlamnongstark和显新JiNeoperlaperpicillataZwick.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ZAU)和上海昆虫研究所(SIE)。  相似文献   
44.
黄缘巧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缘巧瓢虫 Oenopia sauzeti 在贵州广泛分布于黔中、黔南、黔东南以及黔东地区;是烟蚜、玉米蚜、麦蚜等多种蚜虫的捕食性天敌。特别是在某些烟区,18~9月份对烟蚜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关于该虫的详细研究资料尚未见过报道。为此,我们于1987—1989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记述了采自广西和西藏的中国新虫责属二新记录种,即球突新虫责NeoperlamnongStark和显著新虫责NeoperlaperpicilataZwick.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ZAU)和上海昆虫研究所(SIE)  相似文献   
46.
在室内对红棕象甲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表明在26℃、RH80%、寄主食料华盛顿棕榈饲养条件下,红棕象甲世代历期平均114.77d,最短87.00d、最长166.00d,其中卵期平均3.50d,幼虫期平均36.68d,结茧到产卵前历期平均29.96d。幼虫以8龄为主,1~2龄幼虫的体重小于0.01g,头壳宽短于1.0mm,3龄后幼虫体重、头壳宽度、体长和体宽开始增加,8龄时幼虫平均体重为3.36g,头壳宽度6.0mm。成虫雌雄性比1.78:1,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成虫寿命,在无补充营养时,雌雄成虫寿命只有7.00d左右,而在补充营养后,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可分别达130.00d和244.00d。雌虫产卵量最大376粒,最小89粒,平均216粒。  相似文献   
47.
昆虫普遍会感染多种共生菌,共生菌在其宿主的生理、生态及进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昆虫与共生菌的共生关系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共生菌直接或间接参与调控昆虫宿主对温度胁迫的响应。该文综述了温度对昆虫与共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和昆虫共生菌在宿主温度适应中的作用、潜在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并基于当前共生菌调控昆虫温度适应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建议后续可聚焦于自然条件下变温胁迫对昆虫与共生菌互作的影响、共生菌调控昆虫适应性进化的行为及分子机制和基于共生菌的害虫防治新手段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该文可为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温度频发背景下昆虫与共生菌的协同进化研究以及利用共生菌进行害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运用2种回归方法和9个聚集度指标对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各虫态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菱角萤叶甲在菱塘基本呈聚集分布,低密度趋向均匀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此外,利用空间分布型参数估计个体群的大小(L*)和平均密度(-x)的关系为L*=17.7117 1.5701x-;应用x-=kc(P0-1/kc-1)模型探讨了无虫株率与平均密度的关系,表明实际生产中可应用此模型仿测田间种群密度。同时运用λ参数对聚集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菱角植株的生长状况是影响种群聚集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褐边绿刺蛾越冬茧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Tayk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地区褐边绿刺蛾Paraso consocia越冬茧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茧在一切密度下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Kuno序贯抽样方法,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  相似文献   
50.
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及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B型烟粉虱对豇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及适生性,可为豇豆抗虫性品种的选育应用和该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9±1)℃、湿度为80%±5%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性以及这些品种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B型烟粉虱对12个豇豆品种的选择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对宁豇3号和扬豇40有很强的选择性,而对帮达1号的选择性最弱;此外,B型烟粉虱在不同豇豆品种上的适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宁豇3号和扬豇40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高,即抗虫性最弱,而在之豇特早30和帮达1号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低,即抗虫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