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西花蓟马传播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目前在69个国家和地区已有报道。西花蓟马能以持久性的方式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病毒,所传播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所造成的损失。因此,许多学者对西花蓟马及其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西花蓟马传播病毒的种类、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结构以及西花蓟马的传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2.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棉田烟粉虱虫口密度,江苏北部棉区高于中部棉区,转Bt基因棉田高于常规棉田。黄板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剂、灭多威和氧化乐果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9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2%、84.59%和80.03%。  相似文献   
63.
斜纹夜蛾幼虫在棉田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斜纹夜蛾发生盛期,应用Iwao和Taylor两种回归方法及采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聚集指数I、负二项分布K值、扩散指数CA值、聚块性指标M/x、负二项分布指数L’、负二项分布扩散型指标L’/(1 x)和扩散指标I8等9个聚集度指标,对斜纹夜蛾幼虫在棉田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在棉田内呈聚集分布。在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最适抽样数N=(t2/D2)(1/x 2.8042)和复合序贯抽样方案,提高了田间调查效率。  相似文献   
64.
在变温条件下,根据连续饲养麦无网长管蚜4个世代的资料,组建了其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结果表明,世代平均温在18.3℃时,其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26.4693)和内禀增长率(rm=0.1395)最大,即该温度最适宜麦无网长管蚜的长生繁殖。此外,根据内禀增长率,建立了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对干扰的反应时间公式。  相似文献   
65.
用手工捕捉、灯光和信息素诱集对江苏扬州口岸进境木材长小蠹种类进行调查采集,共采集长小蠹标本1 026头,鉴定出长小蠹科7属、18种,其中检疫性种类9种。在截获的长小蠹种类中,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有6属、13种,占总截获种类的72%,其中检疫性长小蠹8种,占截获的检疫性长小蠹种类的88.9%。  相似文献   
66.
阿维菌素与三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是防治西花蓟马的常用药剂,为筛选出对西花蓟马具有增效作用的阿维菌素与其他药剂的混配组合,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和吡蚜酮等药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复配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比值为2∶8与8∶2时,增效作用最显著;阿维菌素与吡蚜酮、吡虫啉均表现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7.
2004年对江苏扬州郊区露地蔬菜豌豆彩潜蝇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就氯氰菊酯乳油、5%抑太保乳油、10%吡虫啉粉剂等3种常用农药对豌豆彩潜蝇的防虫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豌豆彩潜蝇主要分布在菊科、十字花科、豆科和葫芦科等蔬菜上,以莴苣、生菜、萝卜、花椰菜、豌豆、蚕豆发生较严重。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于用药后7、11 d的防效分别在85%和80%以上,10%吡虫啉粉剂1 000倍液于用药后11 d的防效也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8.
69.
70.
蔗扁蛾在中国的入侵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扁蛾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入侵害虫.现已入侵我国20余省(直辖市、自治区).本文分析了其在中国的入侵成因.结果表明:我国南方自然气候和北方的温室气候条件、人为传播、特殊的生物学对策、寄主植物的大量种植、生态位空缺、天敌匮乏、认识的不足和管理的不善等是造成该虫在中国入侵的主要成因.建议通过检疫等手段加强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