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正> 根据1986年中澳农业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经林业部批准,中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组一行五人,于1987年5月1—23日,赴澳进行了技术考察。在澳期间先后到了首都堪培拉和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昆士兰、新南威尔士5个州的22个单位。考察组所到之处,都受到有关单位热情友好的接待。收到90多份论文、资料,以及绿僵菌菌株和昆虫寄生线虫标  相似文献   
13.
我省应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已有16年的历史,是我省生物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并已推广应用于防治竹螟(Algedoncacodesalis(Walker),对杉梢小卷蛾(Polychr-osis cunuinghawiacda Liu et pai)、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et Felder)、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的试验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6年来,我省的育蜂治虫工作积累了较  相似文献   
14.
1981—83年我们对日本松干蚧(Mat-scoccus matsumurae Kuwana)的传播扩散与自然风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林间连续四年十次释放不同蜂量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防治第一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结果表明,当害虫卵块密度在1.0块/株以下时的效果是显著的,每公顷放蜂量15—60万头较合适,但林间释放赤眼蜂持续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解决单用菊酯类农药使害虫很快产生抗药性的问题,1989年3—4月间,应用25%菊乐合酯乳剂在金华、武义等5县进行了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和大面积推广。防治结果表明,每亩用药量7、9、11毫升,对3—4龄和5龄松毛幼虫虫防治效果达96.5%以上,且药效稳定,成本略低于菊酯类农药,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