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47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在河套平原开展了地膜覆盖及穴播量对春小麦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研究,为减轻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精量化播种,促进地膜春小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穴播不同量(穴播量分别为8粒,10粒,12粒,14粒和16粒)的露地春小麦为对照,监测穴播不同量的地膜春小麦对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水分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从播种至灌浆期不同穴播量间的差异随着春小麦的生长而增大。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在孕穗期前高于露地,扬花期后则低于露地;整个生长期地膜覆盖的耗水量略高于露地。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盐分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显著低于露地,30 cm土层以下则与露地基本一致。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的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高于露地,千粒重和经济系数则低于露地。露地穴播的产量及水分产出率均以穴播14粒的最高,地膜覆盖的产量以穴播12粒的最高,水分产出率以穴播10粒的最高。[结论]地膜覆盖可降低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河套平原地膜春小麦的适宜穴播量应为当地常规露地条播量的70%至84%,即穴播10至12粒。  相似文献   
22.
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为改善秦巴山区烟田的土壤环境以及促进保水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以粉末状(粒径0.18mm)、细颗粒状(粒径0.18~2.25mm)和颗粒状(粒径2.25~3.25mm)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为研究材料,监测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对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及烤烟生长、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粒径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在烤烟不同生长期均可提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降低0—40cm土层土壤容重,但对4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影响较大。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及茎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与产值,降低下等烟的比例,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烤烟最大叶片、根系生长量、产量及产值影响较大,但粉末状保水剂对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提高烤烟品质,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烟碱、总氮、钾及氯的影响较大,粉末状保水剂对总糖和还原糖影响较大。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应选用细颗粒状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  相似文献   
23.
为降低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坝楞村试验站以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为对照,春小麦收获后及时移栽向日葵,监测并分析春小麦-向日葵复种对耕层土壤盐分、作物产量、产值和固化热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向日葵复种耕层土壤盐分较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分别降低了32.52%,16.70%和24.92%;等价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07.25%,23.20%和17.28%;籽粒固化热能分别提高了105.35%,6.06%和18.31%;总等价产量分别提高了126.01%,3.86%和3.21%。春小麦-向日葵复种的等价秸秆产量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252.19%,较玉米单作降低35.94%,较向日葵单作降低30.01%,秸秆固化热能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91.84%,较玉米单作降低了10.05%,较向日葵单作提高了4.08%;总固化热能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98.40%,较玉米单作降低了5.82%,较向日葵单作提高了7.83%。复种移栽的向日葵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单作的向日葵。春小麦-向日葵复种的总产值较春小麦、玉米和向日葵单作分别提高了143.35%,102.33%和3.19%,总净产值较春小麦单作提高了176.15%,较玉米单作提高了116.55%,较向日葵单作降低了13.26%。春小麦-向日葵复种的总净产值虽然低于向日葵单作,但可降低土壤盐分,故春小麦-向日葵复种在河套灌区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4.
间伐对仁用杏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密闭仁用杏园衰败的原因.采用常规的方法研究了间伐对仁用杏园土壤养分、水分及树体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减小了土壤容重.略微增加了土壤孔隙度;间伐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0-20 cm土层土壤全氮,略微提高了0-20cm土层土壤全磷;间伐显著提高了0-80 cm土层土壤速放氯.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且间伐强度越大土壤养分越高;间伐显著提高了0-500cm土层土壤水分,在干旱的春季、夏季优为显著,且间伐强度越大,土壤水分越高;间伐显著促进了仁用杏生长,提高了坐果率和杏仁产量.白于山山区仁用杏间伐后密度应为167~222株/hm~2.  相似文献   
25.
地表覆盖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和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河套灌区以不覆盖为对照,测定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而秸秆覆盖、地膜+秸秆覆盖降低了土壤温度,其中秸秆覆盖降低的幅度较大。在番茄生育前期不同覆盖可提高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其中地膜覆盖效果最好。地膜覆盖使番茄产量提高了222.61%,地膜+秸秆覆盖使产量提高了17.04%,而秸秆覆盖则使产量降低了3.06%。地膜覆盖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3.83%,地膜+秸秆覆盖使之提高了5.90%,秸秆覆盖则使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19.29%。河套灌区番茄播种时以地膜覆盖为宜,不宜采用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26.
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果业地位下降和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果业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该区果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科技宣传与推广、建立果农协会、抓好果树区划、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才能保证果树的优质丰产,确保农民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以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激光平地改善土壤水盐分布并提高春小麦产量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为了促进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河套灌区以普通畦田为对照,分期、分段测定了激光平地畦田0~80 cm土层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及春小麦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从渠口到畦尾,激光平地畦田不同地段的土壤水分在春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无显著差异,但从拔节期开始,上层土壤盐分逐渐升高;普通畦田从三叶期开始,上层土壤水分、盐分逐渐提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激光平地。普通畦田从三叶期开始,激光平地从拔节期开始,从渠口到畦尾,春小麦的生长状况逐渐变差,千粒质量、产量均逐渐降低,但激光平地的春小麦千粒质量、产量高于普通畦田。激光平地改善了畦田的土壤水分、盐分分布,促进了畦田中后段的春小麦生长,提高了畦田中后段的水分利用率及产出率。  相似文献   
28.
土壤水分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瓜是需水量大且对水分敏感的蔬菜作物之一,水分管理的好坏是实现日光温室黄瓜高产高效的关键。为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日光温室黄瓜形态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① 保持80%~9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T3),植株生长发育良好,根冠比适宜,生物量、单瓜重及产量高,畸形率低,均显著高于低水处理(T1: 60%~70%, T2: 70%~80%),而与高水处理(T4: 90%~100%)差异不显著;低于此含水量(如T1、T2),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瓜条畸形率高,单瓜重小,产量低;高于此含水量(如T4),则植株徒长,水分利用效率低,同时也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② 从光合特性及其日变化来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光能利用率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T2、T3与T4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光能利用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出现在11:00时,第二峰出现在15:00时;而T1则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时,比T2、T3、T4提前1小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延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从初步发展走向稳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栽培技术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技术力量仍感不足,农药,化肥污染愈加严重,提出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传统的"一年一熟"区,西瓜套种向日葵技术将"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在简要介绍品种选择、选地、起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西瓜、向日葵不同生长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西瓜起垄栽培、向日葵适期播种可缩短2种作物的共生期,保证西瓜正常生长及向日葵正常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