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1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农科2号"是利用限性斑纹与多元杂交技术育成的一对双限性易繁四元家蚕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科2号"省级农村生产试验的情况,该品种强健好养,产量高,主要经济性状成绩表现优于对照,且蚕种繁育能减轻劳动压力,提高蚕种生产效益,因此为一对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新蚕品种.  相似文献   
72.
花生脱壳机械化对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花生产业发展和花生脱壳机械研究应用状况的调研与资料检索,分析了辽宁省花生产业和花生脱壳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了花生脱壳机械存在的问题及对花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两者相互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荔枝采果后的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老弱树,更要悉心呵护。荔枝采果后的主要任务是恢复树势和促使秋梢适时抽出,这一阶段一般是指在当年7、8月份采果后至10月下旬、11月初末次秋梢老熟止。在此期间必须加强荔枝的肥水管理、恢复生长,同时进行合理修剪,打药防虫护梢,目的是培养出适期的健壮秋梢结果母枝,为来年荔枝成花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74.
采用目标基因导入、杂交、回交等育种手段,育成了家蚕天然黄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据2013、2014年两年浙江省5个蚕品种实验室鉴定,对照彩色茧蚕品种实验室鉴定项目与指标全部达到:色彩明显,耐水色牢度3~4级;四龄起蚕虫蛹率97.40%,比对照种高0.4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18.04 kg,比对照种高2.44%;净度94.80分。据2015、2016年两年2个农村生产试验点鉴定结果平均成绩:张种产茧44.7 kg,张种产值1620元,比对照种分别高6.1 kg、227元;健蛹率95.72%,比对照高10.67%。据缫丝试样调查,一茧丝长1053 m、解舒丝长576 m、干茧出丝率36.14%、净度93分,与对照种比,分别长26 m、长12 m、低0.46个百分点、相同,达到彩色茧蚕品种生产鉴定各项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仿真实验分析是研究交易系统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带约束的零智能系统(ZIC)是业界研究双向交易系统的重要基准.本文针对ZIC的典型仿真实验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系统内价格出清过程和实验设置的关系,并量化了各交易者在市场匹配中的难易程度.在分析中,首次提出了一种概率仿真模型,使用了迭代计算来估计每一时刻系统中各种价格产生的可能性,这种方法对其他更普遍的交易模型的分析也具有普适性.结果表明在ZIC实验完全可由本文模型来表达,本模型对实验中市场价格形成的轨迹的预测同经典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另外本文结论还支持了零智能系统并不具有自主市场调节能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76.
针对蚕丝被消费市场对原料茧的巨大需求,利用茧型大、茧层厚的家蚕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并结合纯系分离定向选择技术,育成了万蚕产茧层量高、茧丝纤度粗的蚕丝被生产专用家蚕新品种丝棉1号.该品种具有孵化眠起齐一、熟蚕齐涌、茧型大、茧层厚、双宫茧率高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16.05%和22.75%,茧丝纤度>3.556 dtex,出丝率高出对照品种0.89百分点,出棉率比对照高3.29百分点,丝棉的压缩率(55.20%)和回复率(93.0%)均达到蚕丝被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指标要求.丝棉1号于2020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华东地区环境条件较好的季节饲养.  相似文献   
77.
从高校图书馆实施开展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出发,研究U环境下基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泛在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实现途径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8.
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总体结构方案、二次循环脱壳与气力输送工作原理,进行了双滚筒脱壳装置、清选装置和传动系统等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双滚筒脱壳装置由直径、转速不同的一次脱壳滚筒和二次脱壳滚筒以及各自的凹板筛构成;清选装置主要由振动筛和风机组成.花生脱壳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含水率下花育23品种花生,在一次脱壳滚筒和二次脱壳滚筒转速分别为296、392 r/min时,花生脱壳综合性能指标最优,即花生脱净率为99.12%,花生仁破碎率为1.82%,花生仁损失率为0.40%.  相似文献   
79.
基于HJ-1A/1B数据的冬小麦成熟期遥感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遥感数据获取作物成熟度信息,制订收割顺序,是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一个重要应用课题,目前的作物物候监测在空间分辨率和预测的时效性上尚无法满足精准农业的要求。以山东禹城市为研究区,选取观测点,分析冬小麦成熟期临近过程中水分和叶绿素的动态变化,获取基于遥感监测小麦成熟期的依据。以HJ-1A CCD数据构建的植被指数来反映作物绿度的变化,以HJ-1B IRS数据构建的归一化水指数来反映作物含水率的变化,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冬小麦成熟期的遥感预测模型,实现了禹城市冬小麦成熟期的遥感监测。小麦成熟期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预测与观测小麦成熟期的先后顺序较为一致,在以误差小于1 d作为成功预测衡量标准的情况下,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65%。提出了使用HJ-1A/1B数据开展冬小麦成熟期预测的模型,而使用不同时相遥感数据预测成熟期的通用模型将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土壤冻结过程中土壤液态含水率和土壤质地对电导率变化特征的影响,采用TDR对恒温冻结过程中3种质地(沙土、沙壤土、黏土)土壤在3种初始土壤含水率(10%、15%、20%)条件下的土壤液态含水率和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恒温冻结过程中,土壤液态含水率随冻结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电导率随液态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初始土壤含水率越高,电导率降低值越大,S20、R20和N20降低值分别为2.11、2.50和2.47 dS/m;土壤黏粒含量越多,土壤电导率越高。冻结过程中土壤电导率与土壤液态含水率较好地符合对数函数关系,沙壤土拟合效果较好,R~2均大于0.945。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季节性冻土区农业生产和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