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7篇
  23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由于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非常普遍,特别是杨舟蛾类、杨黄卷叶螟、杨白潜蛾等食叶害虫。1杨白潜蛾1.1发生特点杨白潜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杨树幼苗、幼树危害大。1.2发生规律杨白潜蛾成虫产卵于叶正面,与叶脉平行排列。每个卵块2~3行,每行2~5粒,卵极小,肉眼不容易发现。每雌产卵23~74粒,卵期6~7d。幼虫孵化时,从卵壳底部咬破叶片,潜  相似文献   
52.
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降水再分配及养分动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方法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生态系统春季平均降雨量为18.73 mm,其中以林冠穿透雨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降雨量的81.63%,以树干流形式输入林地水量占1.54%;树冠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平均树冠截留率为16.83%;在枫香人工林中,降水pH值的变化不大,且基本呈中性;养分元素质量浓度在各过程中变化不尽相同,Ca^2+、K^+质量浓度在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呈上升趋势,NH4^+质量浓度在树干茎流中呈上升趋势,Zn^2+、PO4^3-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Mg^2+、Cu^2+质量浓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3.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4.
茶树抗病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茶树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研究状况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立茶树品种抗性评价体系、筛选兼抗多种病虫品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5.
为了明确各葡萄香型的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葡萄15个品种果实(2个无香型、5个草莓香型、8个玫瑰香型)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无香型葡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2-己烯醛;草莓香型葡萄申丰、巨峰、沪培2号、辽峰、硕丰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玫瑰香型葡萄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以醛类、萜烯类物质为主。醛类物质主要是2-己烯醛、正己醛;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α-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等物质。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物质含量间存在差异。结果可为后期葡萄香气机理研究、育种与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相似文献   
57.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夏秋季多雨,对葡萄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成本较低,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58.
通过绿盲蝽对11个不同葡萄品种的新梢和叶片为害调查,结果表明绿盲蝽对不同葡萄品种具有选择偏好为害特性。绿盲蝽对于美人指、香妃、爱神玫瑰品种新梢为害率均达100%;对香妃、火焰无核品种叶片为害率分别达76.01%和68.72%。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2018年长株潭(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最佳植被覆盖和水土流失状况,为区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以长株潭区域降雨、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模型和USLE国际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优选模型。[结果]长株潭绿心区总面积为52 287 hm~2,整体植被状况较好,高覆盖度(75%~100%)面积最大,占绿心区总面积一半以上,为26 598.40 hm~2;中低覆盖度(30%~40%)面积最小,占区域总面积的8.61%,为4 501.91 hm~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总侵蚀(不含微度)面积为3 654.24 hm~2,占总面积的6.99%。湘潭市侵蚀比重最高,为8.51%,长沙市次之,为6.67%,株洲市侵蚀总比例最小,为5.68%。工程建设用地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的侵蚀面积分别为963.92,310.74,735.11 hm~2。[结论]受人为因素、城市建设、产业分布等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覆盖度空间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格局,工程建设是造成绿心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四个狗牙根品种耐寒生理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4个狗牙根品种在保定地区秋季自然降温下的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狗牙根各品种叶片和匍匐茎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现象,且品种间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当地的2种狗牙根C3和C19对低温胁迫的适应和抵御能力强于引进的美国品种A2和A3,耐寒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C19>C3>A3>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