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50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22篇
  17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50年以后,人们致力于矩阵方法在种畜遗传真值估计上的应用,在这一方面,康乃尔大学的C.R.Henderson教授作出了巨大贡献,1963年,他创立了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这一方法不只局限于对种公畜的评价,而且也适用于具有线性模型的其它问题(Henderson,1973,1975,1976;Schaeffer,1975;Fimland,1976;Dempfle,1977)。  相似文献   
62.
63.
1 整地施肥制种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又有灌溉条件的沙质土或壤土。并要求8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周围1000米范围内与其它甜瓜隔离,在冬前深耕使土壤充分疏松,第2年开春后再耙磨保墒、整地作畦、畦距1.3米左右。与此同时一次性施足底肥,每亩施  相似文献   
64.
不同水肥组合对黄瓜产量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节能温室滴灌条件下,以珍珠岩为基质盆栽黄瓜,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其产量和光合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后黄瓜产量与水肥交互作用的关系回归方程为:Y=-16407+87.16x1+659.91x2-0.19x12+0.08x1x2-5.54x22,黄瓜产量以处理9最高;不同的水肥组合对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4个光合生理指标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9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相对较高,光合性能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5.
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苗期耐冷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7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研究在12℃/6℃(昼/夜)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红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在胁迫9~15d后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和干物质重2种方法评定红麻材料间耐寒性强弱,发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是反映红麻耐冷性差异的基本指标,上述2种方法比较红麻耐寒性强弱,其相关性达0.837**。供试的材料组合中耐寒性较强的材料分别是917A/B、722A/B和K03A/B。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红麻耐冷防御措施和低温生理生化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6.
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清楚地显示树木房屋等地物细节,但是用基于像元的分类很难将这些细碎的地物融合为通常的土地覆盖分类图。首先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有监分类,再根据有监分类的结果对不同地类进行二值化,运用数学形态学对各地类二值图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地类的边界图。通过多组实验表明,数学形态学运用于高分辨率图像土地覆盖分类既保留了图像的地类特征,也快速得到了不同地类的边界。  相似文献   
67.
利用Agilent7500ce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研究了18种元素(Na、Mg、K、Ca、Zn、Mn、Fe、Al、Cu、Cr、Co、Ni、As、Se、Mo、Ag、Tl、Pb)在背角无齿蚌5种组织(外套膜、闭壳肌、足、鳃和内脏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鳃中元素的浓度最高,内脏团和外套膜次之,足和闭壳肌中较低。Ca、Mn、Mg、Zn、Al、Cu、Ni、As和Se9种元素浓度均在鳃中最高,Na在外套膜中浓度最高,K在足中浓度最高,Fe和Pb在内脏团中浓度最高。元素负荷量的绝大部分存在于重量较大的鳃和内脏团中,但近50%的Na却积累于外套膜、闭壳肌和足中。背角无齿蚌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元素的积累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冬灌和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热盐的再分布规律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防治土壤盐渍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宁夏青铜峡灌区2018年10月25日至2020年10月3日试验田实测气象、土壤理化指标和作物生长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对冬灌与非冬灌区农田水热盐的运移规律及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青铜峡灌区土壤温度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土壤浅表层温度受气温变化影响更显著。土壤从表面开始逐渐向下冻结,冻结深度随着气温的降低不断加深,消融期土壤冻结层从表层和底部同时进行消融,整个土壤冻融期共历时98 d。农田灌溉后含水率显著增高,冻结期灌溉降低各土层土壤温度0.1~1.1 ℃。冬灌农田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和含水率变化特征与非冬灌区农田基本一致。冬灌后各土层盐分含量均下降,其中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显著下降,但冻融期后冬灌农田土壤出现返盐现象。冬灌农田相较于非冬灌农田,小麦植株较高,玉米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小麦增产20.64%,玉米增产4.20%。[结论] 青铜峡灌区冬灌明显改变了土壤水热盐的分布规律,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盐分,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特别是明显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将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应用于烟叶生产中。[方法]以烤烟秸秆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对烤烟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采用含水率为20%,发酵时间为5 d的烤烟秸秆,筛网孔径为12 mm的工艺进行生产,所得秸秆固体成型燃料产品的质量较好,生产率较高。[结论]研究可为烤烟秸秆固体成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0.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加速推进,传统乡村空间已经发生较大转型,其中乡村重构就是一个重要过程。研究以成都市山泉镇桃源村为例,分析其空间重构过程与驱动力。研究发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桃源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逐渐融合,村民生计方式和收入变化,旅游业在村内逐渐发挥主导作用。重构的原因既有乡村自身的调节,也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