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2年4月10~14日对烟台市苹果主产区的苹果贮藏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今年苹果的出库价格稍有上升,但依旧低迷;市场销售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往后苹果销售仍存在很大风险。果农贮果比例逐年上升。分析了果农贮果的优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山东省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核桃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核桃油营养成分、功能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性能,并针对国内核桃油产业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3.
板栗种质资源中的特异类型─—无花栗张毅,杨兴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无花粟指无雄花或雄花发育不完全的特异类型。山东省在1965年前后曾选出了几个无花类型的实生单株,其中泰安下港区西祥沟村的单株,命名为“无花栗”,被列为山东省首批推广的6...  相似文献   
54.
芽接是果树嫁接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现将5种芽接方法介绍如下:①"T"形芽接法又名盾状芽接,通常采用1~2年生小砧木。嫁接时,先在砧木距地面5cm处选光滑无疤部位,切一"T"形切口,深达木质部,然后削取接芽,用刀从芽的下方1.5cm处削入木质部,纵削长约2.5cm,再从芽的上方1cm左右处横切一刀,然后用手捏住接芽掰下芽片。插接芽时,用芽接刀  相似文献   
55.
塔中地区一次沙尘暴过程的输沙通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为研究区,对2008年7月19日11;2923:56时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野外实时输沙观测,利用经典输沙经验公式,对此次沙尘天气的输沙通量进行估算.确定了塔中地区的临界摩擦速度为0.24m/s,建立了塔中地区2m高度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发现Lettau输沙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塔中地区此次沙尘暴发生期间的水平输沙通量和垂直输沙通量分别为258.67x10-4kg/(m·s),40.07x10-7kg/(m2·s).  相似文献   
56.
菌剂预处理原料对沼气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活快速筛选法进行菌株水解性能初筛,获得纤维酶水解圈≥3 cm的菌株共35株,对这35株菌进行CMC酶活测定,最终得到2株优良高水解性能菌株Z026和Z027,初步鉴定为曲霉属;以菌株Z026和Z027制成发酵菌剂与市售菌剂A和B进行发酵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自制菌剂具有优良发酵性能;对发酵试验pH及总糖、总酸、固形物质量浓度等指标进行测定,证明发酵菌剂对沼气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无菌发酵滤液对7种供试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培养96 h时,HF3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0%。HF3菌丝对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 CF9)菌丝具有溶解作用,使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变细、断裂及原生质浓缩等畸变现象;HF3和HF7 103和104倍稀释无菌发酵滤液可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芽生长。HF7 104倍稀释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芽、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HF3和HF7对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53.0%和46.9%,同时可促进盆栽草莓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菌株HF3和HF7在草莓根表定殖数量分别为2.23×105、1.02×105 CFU•g-1干土,同时减少了大双孢柱孢数量;接种HF3和HF7可有效调整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结论】通过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可以快速筛选到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的生防真菌;HF3和HF7对草莓根腐病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一次沙尘暴过程中的沙地面微气象要素及起沙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拐子湖地区设立的风沙观测实验场获得的资料,分析了2010年4月7日在该地区所发生的沙尘暴过境前后气象要素的变化,计算了这次沙尘暴起沙过程中的一些参数,结果表明:在沙尘暴过境前贴地层风速风向经过了一个波动调整加速过程,在沙尘暴过境时空气处于暖干,沙地面处于高温低湿状态,同时气压和水汽压都会明显下降,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地表起沙;贴地层风速最大的时段是地表起沙最为严重的时段,该地的100cm临界起沙风速大约为6.5m/s,平均粗糙度为0.0014m;地表摩阻速的平均值为0.29m/s,同200cm高度的风速呈线性相关,拟合方程为y=0.0417x+0.0175,相关系数R=0.9199。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特定高度的风沙流结构,阐明其风沙流运动规律,为防沙治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方位微梯度集沙仪和风速仪,收集2014年7月至2014年8月风沙流输沙样,通过对近地层0—85mm风沙流输沙率、风速进行分析。[结果]输沙率与风速的最佳拟合关系为幂函数,相关系数为0.968 7。随风速的增大,风沙流输沙率主要集中在0—35mm,0—5和15—35mm百分含量基本呈上升的趋势,5—15和35—85mm百分含量基本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风沙流运动是一种贴近地面沙物质的搬运过程,随风速的增大,输沙量越来越集中在0—35mm范围内。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改变近地表层的风状况及风沙流结构就能有效地削弱风沙活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究H_2S对甜樱桃花器官低温伤害的缓解机理,以甜樱桃品种早大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浓度H_2S供体NaHS对低温胁迫下甜樱桃柱头和子房As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2、0.05、0.1 mmol·L~(-1)的NaHS均可降低低温胁迫下甜樱桃柱头和子房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降低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使AsA/DHA和GSH/GSSG比值显著升高(P0.05),以0.05 mmol·L~(-1)NaHS效果最显著;0.02、0.05、0.1 mmol·L~(-1)的NaHS均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柱头和子房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P0.05),以0.05 mmol·L~(-1)NaHS提高上述酶活性的幅度最大。NaHS的浓度大于0.2 mmol·L~(-1)不再提高低温胁迫下AsA-GSH循环效率;低温胁迫下添加NaHS的同时添加H_2S清除剂HT可解除H_2S的效果。综上所述,喷施适量外源H_2S可有效降低低温胁迫下O_2~-、H_2O,和MDA积累,提高AsA-GSH循环效率,减轻低温对甜樱桃柱头和子房的氧化伤害。本研究结果为明确H_2S缓解甜樱桃花器官低温伤害作用机制以及生产上花期低温伤害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