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氟啶虫胺腈对中黑盲蝽发育繁殖及药剂敏感性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中黑盲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分析亚致死浓度处理下中黑盲蝽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变化。方法 采用生命表法,研究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处理对中黑盲蝽发育历期、羽化率、寿命和产卵的亚致死效应;采用浸渍法,测定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处理下中黑盲蝽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结果 经LC10和LC25氟啶虫胺腈处理,中黑盲蝽3~5龄若虫历期分别比对照显著延长2.35 和4.19 d,产卵前期分别比对照显著延长3.6 和4 d,单雌产卵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减少了11.93和13.23粒。经氟啶虫胺腈LC10和LC25处理,吡虫啉、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LC50在CK对照组中分别为187.18、506.35和153.22 mg/L,在LC10处理组中分别为134.15、370.99和111.15 mg/L,在LC25处理组中分别为86.90、271.15和97.60 mg/L。中黑盲蝽受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处理,对吡虫啉、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增加。结论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处理使中黑盲蝽发育迟缓且繁殖力降低,亚致死浓度处理增加中黑盲蝽对吡虫啉、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红铃虫甲腹茧蜂Chelonu spectinophorae Cushman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红铃虫甲腹茧蜂从卵至幼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8℃,有效积温为276.1日·度;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8℃,有效积温为119.9日·度。在20~36℃范围内,红铃虫甲腹茧蜂卵-幼虫历期、蛹重、化蛹率、羽化率等各生命参数均是随温度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其在28℃时的历期最短、蛹重最重,化蛹率、羽化率及繁殖力等最高,由此可以推断出其最适温度为28℃。本文为红铃虫甲腹茧蜂的大规模工厂化繁育和田间生物防治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铜陵白姜姜瘟病在铜陵当地表现出木质部黄心和黑心2种症状,通过TTC平板分离、致病性测定、16SrDNA以及青枯菌特异性鞭毛基因(fliC)检测表明,导致2种不同姜瘟病症状的病原菌均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但二者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4.
大丽轮枝菌是农作物上为害最严重的土传病原物之一,对于该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而明确其致病机理被认为是开发新型药剂和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植物细胞壁的降解、微菌核和黑色素的形成等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相关的致病基因,并总结了转录调控基因、毒力蛋白基因、效应因子、无毒基因和激发子等多方面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最后概述了筛选致病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就大白菜根肿病(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病原分类地位、危害现状、生物防治及其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大白菜根肿病生物农药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方面均有研究,已见报道多株链霉菌对根肿病有较好的防病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芸薹根肿菌以休眠孢子萌发作为其侵入十字花科蔬菜寄主病害循环的第一步,进入寄主组织后则以游动孢子为主要为害形态,存在无性短循环阶段,病害循环复杂。抑制休眠孢子萌发可以作为防治根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休眠孢子为切入点开展根肿病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6.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立枯病效果及对黄瓜的促生作用。盆栽试验表明,1012CFU/g枯草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立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并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在浓度为2 000μg/mL和1 000μg/mL时,对黄瓜立枯萎病的防效为71.48%和52.02%。在浓度为2 000μg/mL时,黄瓜发芽率、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57%、28.58%、29.63%和27.46%。  相似文献   
37.
植物内生菌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生防资源。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B3S-20是本实验室从棉花内生细菌中所筛选到的一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著防效的潜在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利福平抗性标记技术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检测了菌株HB3S-20在棉花组织中的定殖动态和定殖位点,并检测了菌株HB3S-20接种棉花植株后植物防御相关酶SOD、P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利福平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主要定殖于根部,棉株接种菌株HB3S-20后第3~30 d检测到棉花根部内的菌量范围为2.2×104~6.7×104 cfu/g,检测到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为0.04×104~2.7×104 cfu/g,棉花茎部内的菌量低于根部,但在叶片中未被分离到。GFP标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3S-20不仅能附着在棉花根系表面,还能定殖在根部维管组织中。此外,菌株HB3S-20能够提高棉花中植物防御相关酶SOD和POD的活性,说明菌株HB3S-20能够诱导棉花植株的系统抗性,增强棉花抗病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恶臭假单胞菌HB3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