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辣椒抗疫病性状遗传及其相关AFLP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3-100-17-1-0×茄门组合为基础,建立F2代作图群体。从感受性、诱导性和稳定性等3个方面进行遗传分析,发现93-100-17-1-0的抗疫病性状是由多基因或寡基因所控制的。根据AFLP分析,利用Mapmaker/exp (Version 3.0)作图软件构建辣椒的分子连锁图谱,结合winQTLCART(Version 1.15),对辣椒抗疫病的基因定位,将与感受性有关的QTL位点定位在第5条连锁群上,与诱导性有关的QTL位点分别定位在第1、第2、第5、第8条连锁群,与稳定性有关的QTL位点定位在第1、第2、第5、第7条连锁群,各QTL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64%以上。  相似文献   
42.
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在讨论植物对低温的抗性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植物对低温抗性的分子调控途径,即通过利用转录激活子或者植物激素调控元件改变单个或成组基因的表达来改进主要农作物对低温的抗性;结合我们在细胞骨架参与植物对低温抗性及其调控机理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植物激素或低温锻炼诱导的冷反应基因表达可能影响细胞骨架的动态特性,进而调节植物对低温的抗性。  相似文献   
43.
黄瓜枯萎病、疫病是黄瓜生产上两大毁灭性病害,由于轮作条件的限制,致使病害逐年加重,引起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给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试验选用农药市场上常用的杀菌剂对黄瓜尖镰孢菌、疫霉病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以期为指导田间药剂防治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抗枯萎病耐裂球秋甘蓝新品种‘中甘9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甘96’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100-312为母本,自交系96-109-266为父本配制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华北地区秋季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70 d,叶球近圆球形,单球质量1.1 kg左右,耐热,抗枯萎病、病毒病和黑腐病,耐裂球,为中国第一个公开报道的抗枯萎病并通过国家鉴定的甘蓝新品种。适于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和浙江等地作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45.
南方根结线虫辣椒Me3毒性群体适合度代价及专化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南方根结线虫自然群体在含有Me3抗线虫基因的辣椒HDA149上连续选择15代,获得了一对针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抗线虫基因Me3的南方根结线虫毒性和无毒近等基因系。通过将Me3毒性线虫接种在抗病辣椒HDA149、感病辣椒茄门以研究适合度代价,结果显示,南方根结线虫Me3毒性群体在感病辣椒上存在适合度代价,适应值仅为76%。将Me3毒性线虫接种在含有其它抗线虫基因(Mi、Me)的番茄和辣椒上研究南方根结线虫Me3毒性的专化性,结果表明Me3毒性线虫不能在含有Mi抗线虫基因的番茄上产生根结和卵块,但是可以在含有其它Me基因的辣椒上产生卵块。说明南方根结线虫Me3毒性对抗性基因Me 存在专化性。  相似文献   
46.
以CV98,茄门和931等品种为供试材料,对β-氨基丁酸诱导辣椒后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对不同抗、感辣(甜)椒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辣椒品种酶活性升高的幅度高于甜椒品种,且这3种PR蛋白活性变化与诱抗效果的表现相一致.B-氨基丁酸可以诱导几丁质酶Class 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诱导处理辣椒后,几丁质酶Class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都呈现低一高一低的抛物线型发展趋势,6h时表达量较小或不表达,大多在12-24h表达量达最大,之后表达开始减弱,到48h基本停止表达或微弱表达.对所得差异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与已经报道的辣椒脂氧合酶的编码序列高度同源,达100%.  相似文献   
47.
为了帮助生产者有效地控制辣椒土传病害的危害,对真菌病原采取抑茵生长法,对细菌病原采用培养皿滤纸抑菌圈法,对市场上多种农药品种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其结果表明,雷多米尔@锰锌、甲霜灵、甲镁粉剂对辣椒疫霉的抑茵效果达100%,甲霜铜、疫霜净抑茵效果达87%,拌种双、辣椒抗枯灵的抑茵率亦超过67%;对辣椒白绢病抑茵效果超过80%以上的药剂有粉锈灵、拌种双、五氯硝基苯和蔬菜壮苗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双、蔬菜壮苗素、敌菌灵、粉锈灵等对辣椒立枯病抑制率达100%,对炭疽病抑制率为59.76%~100%,对早疫病的抑制率为72.22%~100%;对辣椒疮痴病抑茵效果较强的药剂有农用链霉素、辣椒植宝素、新生霉素.  相似文献   
48.
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6年,从广西8个番茄产区采集了508份番茄晚疫病标样,分离纯化获得239个晚疫病菌株.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为主,占总菌株数的96.65%;发现8个A2交配型菌株,分布于田阳县、田东县、武鸣县和柳州市.利用6个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s19、Ts33、W.Va700、CLN2037B、L3708和LA1033为鉴别寄主,初步鉴定了来自7个番茄产区32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结果共鉴定出5个小种,即T0、T1、T1,2、T1,2,4、T1,2,3,4,5;其中小种T1,2和T1,2,3,4,5是优势小种, 分别广泛分布于5个和3个番茄产区,出现频率分别占37.50%、34.37%;其次是小种T0和T1,分别分布于5个和3个番茄产区,出现频率分别占15.63%和9.37%;小种T1,2,4仅在田阳县发现,出现频率为3.13%.这表明广西番茄晚疫病病菌具有复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9.
应用cDNA-AFLP技术研究番茄根部组织应答BABA(β-Aminobutyric Acid,β-氨基丁酸)诱导后基因转录谱,得到与植物获得性抗性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29条,克隆测序后获得10个上调基因片断.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其同源基因都是植物体在抗病、抗逆反应中的表达序列标签.根据功能可将其分为5类:第1类是防御反应基因,为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69家族成员,具有蛋白水解酶功能;第2类是转运蛋白基因,负责细胞内外离子、水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第3类是信号传导蛋白,是Ca2 信号传导途径上重要的功能蛋白;第4类是分子伴侣蛋白BIF1,协助蛋白质的复性;第5类属功能未知基因.研究表明:BABA诱导植物根部抗病机制涉及植物多方面生理生化反应,由多个功能不同基因共同参与控制.差异表达片段的获得将有助于下一步全长抗病基因的克隆和BABA诱导植物抗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类番茄茄(Solanum lycopersicoides)高抗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通过4次独立试验,对来自类番茄茄LA2951的渐渗系(Introgression Line,IL)采用摩擦接种法,人工接种CMV亚组Ⅱ进行了筛选,定位了8个抗CMV的QTL,它们分别位于番茄第2、7、8、9、10、11和12染色体上,均可显著降低植株的病情指数,与前人已鉴定的来自多毛番茄(S. habrochaites)LA1777和智利番茄(S. chilense)LA0458的抗CMV位点不同位,为抗CMV新位点。通过对抗CMV的IL初步分析发现,这些IL包含的QTL呈现不完全显性遗传效应,QTL聚合为完全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