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大白菜根肿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根肿病的药剂防治杨宇红邹立君张雄飞(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长沙410125)(长沙市蔬菜研究所)(长沙市蔬菜局)根肿病是大白菜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在湖南省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逐年加剧。据统计,在长沙地区,大白菜根肿病发生面积占大白菜...  相似文献   
72.
警惕烟粉虱大暴发导致新的蔬菜病毒病流行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1976年的7、8月份,北京地区首次暴发了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温室、大棚蔬菜上粉虱密布,菜区上空粉虱飞舞,就连家庭花卉也深受其害。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景象今日又重现。2000年8月29日和9月18日人民日报(网络版)相继发表了题为“白粉虱成虫肆虐廊坊任丘规模之大实属历史罕见”和“天津:空中飘着‘白粉虱’”两篇文章。但是,这次大发生的小白蛾子并不是以前的温室白粉虱,而是适应性更强、寄主范围更广、危害性更大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虽然这两种粉虱外形相似,也都是白色,但是仔细观…  相似文献   
73.
本文运用Arcview GIS的空间数据内插分析对我国739个点1981年至2001年年平均温度进行分析和插值替换后,预测相似穿孔线虫在中国的分布与入侵风险,然后运用Arcview GIS的叠加功能初步分析了寄主对相似穿孔线虫分布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相似穿孔线虫在中国的可能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及湖北、河南、陕西、江苏、上海、重庆等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其中海南、广东、云南等省部分地区可能为爆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74.
黄瓜根结RDR酶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瓜(Cucumis sativus L.)自交系9930全基因组序列,采用RT-PCR的方法,分离出根结形成过程中表达的RDR基因,共获得了5个CsRDR基因:CsRDR1a、CsRDR1b、CsRDR1c、CsRDR2和CsRDR6(HQ738485 ~ HQ738489)。qPCR定量分析表明,5个基因在接种根结线虫后的不同时期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sRDR1a、CsRDR1b、CsRDR2和CsRDR6在接种线虫早期(6 h)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CsRDR1c在接种36 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从而表明CsRDR基因与黄瓜根结的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75.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76.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分别对甘蓝枯萎病苗期鉴定的接种浓度、接种方法、接种生育期、接种菌龄及接种适宜温度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108份不同来源的甘蓝资源进行抗枯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为106孢子/mL,接种生育期为2~3叶期,接种方法以将根部土抖落干净后直接浸根为最佳,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30℃,浸根时间及枯萎病菌菌龄对枯萎病鉴定结果影响不大;从108份不同来源甘蓝资源中筛选出40余份抗枯萎病材料,准确地反映了甘蓝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程度。  相似文献   
77.
基于HJ-1卫星数据的甘蔗种植面积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宁市为研究区,利用手持GPS实地调查取样,获得甘蔗及其它作物训练样本区。通过分析甘蔗等作物年度内光谱特征变化规律,依据不同作物物候历不同的原理,利用多时相HJ-1CCD卫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决策树分类和逐步剔除相结合的遥感方法,提取研究区甘蔗种植信息。野外验证和分类精度分析表明,无论从空间分布趋势还是面积数据来看,其信息精确度均较高,分类精度达到92.3%。由此可见,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结合分类方法能基本满足制糖企业对甘蔗种植面积提取精度的要求,可以在制糖企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增产菌是从植物体分离出来的一种高效保健益菌制剂,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控制有害生物,提高产量的作用。增产菌在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上应用较多,在我市蔬菜上还属空白。1989—1990年我们进行了多种蔬菜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79.
杨宇红  秦伶俐  周喆 《农机化研究》2004,(5):113-114,117
无网格法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其的形函数构造有多种方法。为此,着重介绍了较常用的两种方法:移动最小二乘法(MLS)和光滑粒子法(SPH),并对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比了这两种插值函数的异同.最后又用数值算例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0.
 以含N 基因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 ) 为试验材料,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12、24、36 h的根尖材料作为测验方( tester) , 相应的未接种根尖材料作为驱动方( driver) , 构建一个南方根结线虫诱导N 基因表达早期的正向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 并结合文库高密度点阵膜杂交差异筛选, 获得了237条表达序列标签( EST) 。在GenBank上进行BLASTn与BLASTx分析, 得到148条功能已知的EST序列, 获得已知的上调抗性相关EST 68个。分离出了具有NBS2LRR结构的抗线虫蛋白和类LRR抗性蛋白的基因, 防御作用相关的类萌芽素(GLP) 、HSR203J 蛋白、蜜腺蛋白、蛇毒素肽等基因,抗性相关的WRKY、ERFBP等转录因子基因, 以及G蛋白、142323蛋白等多种信号蛋白基因。通过GeneOntology分析, N 基因介导的早期表达抗病基因涉及病原物的识别、抗性信号传导、过敏性坏死、系统获得性抗性以及植物细胞保护机制等多个方面, 并有许多功能未知的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