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英国苜蓿黄萎病菌进行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分生孢子透明无色,孢子梗基部为黑褐色,后期有黑色休眠菌丝产生,未发现微菌核和厚垣孢子,证实为黑白轮枝菌,其生长适温为20 ̄25℃,最适PH值为6.5 ̄9.5。  相似文献   
52.
从传播学角度看我国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对传播行为提出了创新农业推广平台、提高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丰富农业推广内涵、坚持推广公益性是创新农业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对L9和L3两个白粉寄生孢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它们的生长适温为10~30℃,其中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和20℃;适宜生长的pH为4~10,其中最适pH均为8.有利于L9菌株菌落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乳糖和牛肉膏;有利于L3菌株菌落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乳糖和蛋白胨;改良查氏培养基有利于两者菌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54.
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生物学培养性状、致病力测定和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15个棉花黄萎病代表菌株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生长速率、孢子产量与致病力的强弱呈正相关.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致病力强的Ⅰ型有7个菌株,占46.67%,平均病情指数大于36.1;致病力弱的Ⅱ型有3个菌株,占20.00%,平均病情指数在21以下;致病力中等的Ⅲ型有5个菌株,占33.33%,平均病情指数在20~28之间.用4条ISSR引物对这些菌株进行PCR扩增,共得到623个条带,具多态性的有425条.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0.5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遗传类型与菌株致病力类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菌株地理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一种简便分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涛  杨家荣 《棉花学报》2005,17(3):151-154
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其成分为:鲜棉叶100g,蔗糖5g,琼脂17~20g,40%PCNB0.3g,氯霉素、链霉素和青霉素各0.05g,水1000ml,pH6.4~7.0。该培养基与其它常见分离培养基相比,成分简单、操作简便,检测率显著,抑菌效果好,病菌在其上生长快、菌落典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成份为:鲜棉叶100g,蔗糖5g,琼脂17~20g,40%PCNB0.3g,氯霉素、链霉素和青霉素各0.05g,水1000ml,pH6.4~7.0。该培养基与其它常见分离培养基相比,成份简单、操作简便,检测率显著,抑菌效果好,病菌在其上生长快、菌落典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57.
苹果黑星病菌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分析了苹果黑星病菌在12种固定配方培养基和3种自配方改良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量,结果表明,苹果叶汁培养基、苹果果汁培养基、麦芽浸渍物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麦芽糖洋菜培养基及马铃薯蔗糖肉汤培养基的培养效果均较好,其中,苹果叶汁培养基和苹果果汁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最好,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与之无显著差异,且易配制,是比较理想的苹果黑星病菌培养基。  相似文献   
58.
枫树黄萎病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枫树苗期黄萎病几种接种方法中,以浓度为1.8×106个分生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效果最好,具有接种操作简便、定量、发病快和随机等特点;灌根接种效果最差。土壤接种能反映大田自然发病的优点,接种量为2%(W/W)的麦草培养菌比甜菜籽培养菌接种效果好,直播比移栽的植株接种效果好。结果表明,根据株高、发病率和定植率来评价接种效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利用人工接菌法测定苜蓿主要地方品种和外引品种对苜蓿黄萎病(Verticiliumalbo-atrum苜蓿菌系)英国菌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25个品种中,河西苜蓿表现高抗,陇中苜蓿、陕北苜蓿和肇东苜蓿等11个品种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60.
陕西苹果主产区苹果黑星病病情分布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苹果黑星病在陕西苹果主产区的病情分布、感病程度,结果表明了该病在秦岭北麓区病情最重,渭北高塬区西部较重,关中平原西部较轻,关中平原东部轻,渭北高塬区东部最轻,且是局部零星分布。在调查的四个主栽品种中,以嘎啦、富士两品种感病最严重,红星次之,秦冠最轻。并提出对该病管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