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甘蔗为供试作物,不施肥为对照(CK),设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肥(NPKM)、化学氮磷钾+蔗叶还田(NPK+蔗叶)3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p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NPK肥,不仅导致红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持续增加,而且对提高红壤中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效果不显著,同时不能确保甘蔗产量的持续增产;长期施用NPKM或NPK+蔗叶处理,降低了红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含量,不仅有助于减缓红壤酸化进程,而且显著提高红壤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同时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较高的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为解决番茄连作障碍、构建番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栽培技术体系,设置番茄伴生生菜(A)、苋菜(B)、菜心(C)、葱(D)、薄荷(E)以及番茄单作(F)处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同样栽培管理,利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不同作物伴生及番茄单作处理下根系内生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伴生及单作番茄植株根系共有的排名前5的优势细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马赛菌属(Massilia);番茄伴生生菜(A)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新草小螺菌属 (Noviherbaspirillum),番茄伴生苋菜(B)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游动放线菌属 (Actinoplanes); 番茄伴生葱(D)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爬管菌属(Herpetosiphon),番茄伴生薄荷(E)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番茄单作(F)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栖大理石菌属(Marmoricola)和糖霉菌属 (Glycomyces);伴生及单作处理番茄共有的优势真菌属为油壶菌属(Olpidium)、unclassified_o_Sordariales、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番茄伴生生菜(A)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Immersiella,番茄伴生苋菜(B)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念珠菌属(Candida)、unclassified_c_AgaricomycetesPhialemonium,番茄伴生菜心(C)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RhizophagusPlectosphaerellaGeminibasidium,番茄伴生葱(D)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unclassified_p_Chytridiomycota、unclassified_f_CeratobasidiaceaeCeratorhiza、unclassified_o_Boletales、unclassified_p_Basidiomycota,番茄单作(F)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赤霉属(Gibberella)。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番茄伴生不同作物使主栽番茄根系优势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属组成发生了变化,伴生条件下主栽番茄根系均富集了特异的优势内生细菌和真菌门、属。伴生富集的特异优势内生细菌或真菌门、属组成具有提升主栽番茄植株抵御环境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盆栽甜瓜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与现代分析技术,探究木醋液对于甜瓜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开发木醋液作为液态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稀释600倍木醋液处理不仅显著促进甜瓜根系生长、显著提高甜瓜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涉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的活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甜瓜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Chao 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另一方面,门或属分类水平上,无论施用何种浓度的木醋液,其优势菌门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属均为Subgroup 6_no rank、Saccharibacteria、Gemmatimonadaceae(芽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Soil Crenarchaeotic Group、Bacillus(芽孢杆菌属)、Rhodospirillaceae(红螺菌属)、Roseiflexus(玫瑰弯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和Acidimicrobiales。施用木醋液没有改变甜瓜根际土壤中细菌优势菌门或菌属的组成,但稀释300倍或600倍木醋液更有利于甜瓜根际土壤形成细菌群落结构更为多样的微环境。综合甜瓜根系生长及指示根际土壤肥力指标的生物学性状,施用稀释600倍木醋液更有助于促进甜瓜生长、提高甜瓜根际微环境的土壤肥力和抵御土传病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滴灌条件下的甘蔗施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甘蔗减量施肥对甘蔗养分吸收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科学地指导甘蔗灌溉栽培和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施肥相比,滴灌减量施肥处理对甘蔗不同生长阶段(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量和吸收强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甘蔗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显著提高;滴灌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虽然显著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降低了生产用肥成本,但较高的滴灌设备投入导致纯收益低于无灌溉的常规施肥处理;滴灌区减量施肥(土层施肥)+滴灌施肥方式虽然同样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但由于极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甘蔗产量,从而使该处理的纯收益显著高于无灌溉的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播种期、打顶处理、花盆大小对神秘果(Synsepalunduleific“mDenill)开花结果及观赏效果的影响,探索出能控制神秘果开花结果及提高其观赏价值的栽培技术。[方法]分别于2012年3月16日、4月16日、5月16E1采用穴盘播种育苗,有5—6片叶时上盆;花盆(高×宽)有3种规格,分别为230cm×200cm、260cm×220cm、280cm×240cm;分别在植株长到距离花盆口边缘往上3、5、7、9、11cm高时进行打顶处理。[结果]4月中旬是最佳播种时间,打顶有显著延迟开花的效果,距盆口高度3—5cm打顶的树形最优美,260cm×220cm规格的花盆与树体大小和谐,观赏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神秘果盆栽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并探究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能否作为筛选具有促生效果作物组合的生物学指标,为筛选促生的间套种作物组合及对土壤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葫芦科、豆科及旋花科作物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作物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同为葫芦科的根际土壤中涉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水平,缺乏互补性;而葫芦科作物与豆科的豇豆和旋花科的红薯根际土壤相应的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水平,表现出良好的互补效果;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作物根际土壤中富集的优势细菌种属趋向一致,而豇豆和红薯根际土壤中均拥有各自特异的优势细菌种属,同样表现出具有与葫芦科作物互补及提高葫芦科作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潜力。【结论】作物根际土壤中涉及碳、氮和磷循环的相关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指数,以及作物根际土壤中富集的优势细菌种属均适宜作为鉴定不同作物根际微环境之间是否具有互补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豇豆和红薯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表明豇豆和红薯均具有改良葫芦科作物黄瓜、瓠瓜和南瓜根际土壤微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熊本县是广西的海外姐妹城市,也是日本少数几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份之一.文章综述了熊本县的自然概况、主要土壤类型及耕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该县近年来主要农作物产量及栽培面积的变化情况;指出熊本县农业优势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保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及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出现阶段广西应学习借鉴熊本县先进的环保型、省力化生产技术、品牌意识及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种类地膜覆盖条件下辣椒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南方地区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辣椒菜园土壤理化、生物学性状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地区蔬菜生产中利用不同种类地膜,尤其以聚乙烯为原料的白色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和银色地膜不仅有助于提高辣椒耕作层土壤温度与含水量,而且对减缓土壤pH的下降具有显著效果。此外,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不同种类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表现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细菌,其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的丰度最高;属分类水平上,不可培养细菌属、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H16(Ralstonia eutroph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是南方地区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土壤中的优势菌属。此外,地膜覆盖不仅降低了土壤中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丰度,而且有助于溶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部分具有促生功能细菌的积聚。上述结果表明:南方地区蔬菜生产中利用地膜并没有导致菜园土壤质量劣化,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大葱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阐明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为构建杂草生态防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葱为试验对象,设置3种杂草防除处理:不除草(CK)、人工除草(T1)和木糠覆盖(T2);并基于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大葱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处理T2显著提高了大葱产量和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及真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6.5%、20.8%和33.3%,不同杂草防除模式对可培养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处理T2显著提高了大葱根际土壤β-葡糖苷酶和氨肽酶活性,但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处理T2显著提高了大葱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但对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杂草防除模式下,细菌丰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呈现T2T1CK的趋势;细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呈现CKT1T2的趋势,表明处理T2的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更高;门分类水平下,杂草防除处理提高了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的比例,分别增加了28.08%、7.53%和74.59%;属分类水平下,处理T1和T2与对照相比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显著减少,分别减少了486.00%和925.00%。【结论】木糠覆盖防除杂草模式能够提高大葱的产量和改善大葱根际土壤的健康状况,适宜作为南方大田作物生产中杂草生态防控的管理模式进行规模化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广西柑橘"节本、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对东盟国家互补性出口贸易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广西柑橘产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和试验方法比较分析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水果进出口贸易现状,掌握优势及薄弱环节;结合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结果,构建适合广西柑橘的"节本、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结果]在贸易方面,我国水果与东盟国家水果互补性较强,但柑橘在东盟国家受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巴西的同类别产品直接竞争,产品价格、品质、品牌等优势尚不明显;从贸易量数据观察发现广西柑橘在东盟国家的目标市场为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以广西凭祥口岸在检验检疫和路网基础方面具有优势,能满足柑橘出口贸易在成本和时效方面的要求.在广西柑橘生产方面,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能同步实现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且成本控制效果显著;高畦覆膜栽培技术能提高产品糖度,满足海外市场对品质的要求;品牌经营尚未完善,因此产品附加价值有限.[建议]基于水肥一体优化和高畦覆膜栽培技术建设广西柑橘的"节本、高效、优质"生产技术体系,提升产品价格和品质优势;通过建设本土自主品牌,提升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广西优质柑橘产业升级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