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31.
授粉工作是落叶果树花期管理的重要一环,授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当年的果品产量与品质,尤其是近些年大面积栽培的苹果、桃、梨等高产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差,或者有的品种本身就没有花粉,单靠自然授粉已经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生产林果的需要。近些年来,普遍推广人工授粉结合自然授粉的方式,  相似文献   
32.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CB-2y)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feinernema sp. (CB-2y)是1986年从河北省一苹果园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试验表明,它在15-30℃下能侵染害虫,并在其体内繁殖,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含水量10-17.5%的沙壤中,线虫具有侵染力。含水最低于7.5%时,虽能存活,但不能侵染害虫。在2.5%含水量沙壤中,则不能存活。CB-2y线虫能在北京地区越冬,在25-30厘米深层土中,越冬存活率为47.8%。该线虫垂直扩散能力强,3天内在沙中57%的线虫已扩散到5厘米以远,最远距离可达30厘米。在23℃含水量14.5%的沙壤中,16周后CB-2y仍能保持侵染力,而S. feltiae Agriotos的侵染力只能保持4周。  相似文献   
33.
北京地区昆虫病原线虫的自然发生情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蜡螟诱集法,对在北京地区采集的175个土样进行了线虫分离,得到斯氏属线虫5个,异小杆属线虫6个,小杆线虫2个。土样有线虫率为13.1%。土样有线虫率与植被、土壤质地有关。从4种植被下采集土样的有线虫率分别是:果园28.2%、菜地10.5%、大田作物7.7%、未耕地0。4种土壤质地中土样有线虫率为:松沙土20.8%、砂壤土15.1%、中壤土12.2%、轻壤土5.4%。本土线虫对桃小食心虫、韭菜蛆、小木蠹蛾、二化螟的侵染力均高于引进的线虫。  相似文献   
34.
抗生素除草剂M—22除草效果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草剂M-22是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一种抗生素除草剂,产生菌是从福建省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M-22)。其活性成分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13C-NMR图谱、FASMS测定,证明其与国外报道的双丙氨膦同质[1]。本文就M-22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与植物材料 1.1%M-22水剂由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生产。杂草为稗(Echinochloacrusgalli)、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viridis)、藜(Chenopodiumalbum)、反…  相似文献   
35.
连续传代培养中营养对昆虫病原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连续传代培养中营养对昆虫病原线虫繁殖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纯昆虫物质培养线虫,产量增加,繁殖力提高;用无昆虫物质培养则产量下降,繁殖力降低;出现衰退的线虫接入纯昆虫物质培养基,经2代连续培养后繁殖力又可恢复。选用繁殖力强的种线虫和营养水平高的培养基是提高线虫产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6.
应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0在北京和河北阜城进行了室内和田间应用线虫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用4个种10个品系线虫测定的结果,以芜菁夜蛾线虫Agriotos对玉米螟的致病力最强。Agriotos线虫对玉米螟的致死率随玉米螟龄期的增加而提高,对2龄和5龄初玉米螟的LD50分别为47±2条/头和9±3条/头。线虫施入玉米心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数量逐渐减少,但14天后仍能回收到一定量的线虫。施线虫10天后引入玉米螟,死亡率仍到56.7%,说明线虫侵染力没有丧失。1989年用2000条/株的线虫剂量田间防治夏玉米上玉米螟,6天后死亡率达90.5%,1990年用同一剂量防治夏玉米上玉米螟死亡率为80.4%。  相似文献   
37.
异小杆线虫D_1对迟眼蕈蚊侵染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危害韭菜的迟眼(?)蚊的侵染力,以Heoerorhabditissp.D_1的侵染力为最高。室内试验表明,当沙土中D_1线虫与裸露的迟眼(?)蚊幼虫的比为15:1时,幼虫死亡率可达81.8%.盆栽试验中益害比为38:1时,由于该幼虫大部分在韭菜茎内为害,寄生率仅35.1%,但对茎外的蛹寄生率可达82.7%.  相似文献   
38.
昆虫病原线虫的活体染色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7种染色剂培养线虫,可以使各发育阶段的活线虫染色。用苏丹Ⅱ和苏丹Ⅲ染色的线虫,其肠道及脂肪体呈明显红色,易于辨认。经染色的线虫,其侵染寄主的能力和繁殖力都没有不良影响。染了色的侵染期线虫在进入寄主体前,能保持颜色不变。染色技术为观察和跟踪线虫的活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9.
我国微生物农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由于农药中一些品种的剧毒和高残留,加之不科学的使用,使一些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高影响了食品的安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研制高效安全的新农药是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农药是农药的一个重要门类,社会对农产品安全的要求,使得生物农药迎耒了发展的契机。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制成的农药制剂,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指出生物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天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40.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线虫 Steinernema feltiae 的 Beijing 品系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致死率与其侵入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为双曲线关系,相关指数 R=0.89。通过求该双曲线的最大曲率点坐标,给出了一个衡量 Beijing 品系的线虫毒力高低的标准:只要线虫的侵入率能达到7.39%,就认为它属于毒力较高的线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