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浅谈花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属豆科落花生属,具有根瘤菌,固氮潜力较大,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氮含量,花生自身的适应性较强,较耐贫瘠,同时也能够耐肥、耐旱,对种植地的要求不严格,既能够在土壤肥沃、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也可以在较贫瘠的山区丘陵或开荒地种植。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属于高效经济作物,因此,种植花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较好措施。文章简要介绍了花生栽培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生产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探究地下水中腐植酸(HA)和Cd~(2+)复合污染物对黏土胶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本文选择蒙脱石和高岭石两种黏土胶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步注射柱实验,在饱和石英砂柱中分别同步注射黏土胶粒与腐植酸、Cd~(2+)或腐植酸+Cd~(2+)混合液,来研究腐植酸和Cd~(2+)与黏土胶粒的共迁移。结果显示:高岭石在石英砂柱中的沉降速度依次为:无Cd~(2+)无腐植酸(3.72 min-1)仅有Cd~(2+)(2.82 min-1)Cd~(2+)与腐植酸共存(2.01 min-1)仅有腐植酸(0.46 min-1);蒙脱石在石英砂柱中的沉降速度依次为:无Cd~(2+)无腐植酸(1.02 min-1)仅有Cd~(2+)(0.97 min-1)Cd~(2+)与腐植酸共存(0.85 min-1)仅有腐植酸(0.30 min-1)。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和Cd~(2+)对蒙脱石和高岭石胶粒的迁移效果比较一致,它们均能促进两种黏土胶粒的迁移,促进作用腐植酸最强而Cd~(2+)较弱;腐植酸和Cd~(2+)之间存在拮抗作用,即二者的加合作用反而小于腐植酸单独作用。通过对黏土胶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测试分析,可推测腐植酸和Cd~(2+)是通过不同的机理来促进黏土胶粒的迁移:腐植酸通过改变黏土胶粒表面的电性来抑制黏土胶粒的沉降,而Cd~(2+)通过促使黏土胶粒聚凝来降低其沉降。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天然土壤胶粒在环境中的迁移和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筛选利于寒地主栽苹果品种‘龙丰’(Malus domestica‘Longfeng’)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组合,以‘龙丰’苹果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组合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龙丰’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缩短了‘龙丰’果实果柄长度,使果实着色加深;采前14 d单独喷施5%萘乙酸4 000倍液或5%萘乙酸4 000倍液+复合微生物肥料1 500倍液对果实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没有显著影响;T3、T4处理花期施用5%萘乙酸4 000倍液进行疏花显著增加果实单果重和横纵径,果实单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14.39%和12.26%,横径分别较对照提高6.62%和5.86%,纵径分别较对照提高5.13%和6.72%。T4处理采前施用5%萘乙酸4 000倍液+氨基酸肥1 000倍液+大量元素水溶肥500倍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5.27%、29.27%和36.14%。采前喷施氨基酸叶面肥(阔实1 000倍液+润色500倍液),使‘龙丰’苹果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21.60%和32.0...  相似文献   
17.
杨悦 《花卉》2018,(14)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人们更加欣赏的是自然的生态美,强调自然生态的美感。而在园林艺术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将设计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将自然美、生态美融入到园林艺术之中,使得园林艺术的整体效果得以提高。本文也将从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设计为切入点,浅析何为生态美以及如何将生态美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皖南烟区C2F等级质量,对本部位正组率偏低、等级合格率不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2019年度较2018年度本部位正组率提升7个百分点,混部位和含青、挂灰烟叶明显减轻,混上部叶和下部叶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菌JXO Ⅲ细胞悬浮液及其分泌的毒素溶液接种到烟草叶片中,都能在烟草叶片上产生快速的坏死反应。引起坏死反应所需的最短时间分别为接种后8 h和0.5 h。低浓度的JXOⅢ(< 107 cfu/ml)接种后36~48 h内形成褪绿斑,而低浓度的毒素(< 2.5 mg/ml)接种后随时间延长在接点无任何可见变化。依文斯蓝(Evans blue)染色发现,毒素和JXOⅢ分别在接种后0.5 h和6 h内细胞大量死亡。叶圆片法测定表明,接种毒素后2 h内烟草细胞膜透性迅速上升,接种JXOⅢ后9 h细胞膜透性开始明显上升。毒素处理的烟草叶片中LOX、POX、SOD、CAT活性水平较对照降低,而JXOⅢ处理中上述酶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镧分别以7.1×10-5 M、1×10-4 M和1×10-3 M浓度有效地抑制JXOⅢ在烟草上形成坏死反应,这些抑制剂对毒素在烟草上的坏死反应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一种新发蚊媒病毒,其引起的疫病在临床上以蛋鸭产蛋量下降和雏鸭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给国内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DTMUV感染自2010年在上海市暴发后,逐渐向中国东部、东南部和北部主要鸭养殖场扩散。目前国内已建立了多种用于DTMUV临床诊断或实验室检测方法。DTMUV的分离鉴定和免疫组化用于检测病毒颗粒的存在;DTMU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条等,可检测DTMUV的特异性蛋白或抗体,广泛应用于DTMUV的现场检测;以常规PCR、多重PCR及CRISPR技术为主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实现了DTMUV的快速临床诊断,促进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制研究。随着部分疫苗的开发和商业化,中国DTMUV感染的流行强度也由暴发逐渐转变为零星散发。但DTMUV的宿主范围较广,传播途径多样且具有潜在的人畜共患性,为及早发现并控制DTMUV的传播,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和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D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