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大豆新品种     
辽豆20号辽豆20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新豆l号为母本,辽91005-6-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属中晚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87.5厘米,主茎节数18.2个,分枝2.2个,椭圆叶,紫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黄脐,百粒重27  相似文献   
12.
1985-2010年西藏粮食产量对气候和耕地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藏宜耕土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利用1985-2010年西藏粮食产量、38个气象站资料和4期遥感数据,采用Thornth waite模型和指数曲线法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离作物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法分析气候变化趋势,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土地变化率分析耕地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粮食产量与气候变化和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5-2010年,西藏粮食总产量、气候生产潜力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分别为77.83×107 kg、7419.58 kg/(hm2·a)、1948.93 kg/hm2,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潜力实现率平均为25.86%,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粮食产量正在向气候生产潜力靠近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气候产量占粮食单产的比值在-10.74%~8.03%波动,变化幅度呈减小趋势,粮食生产受气候的影响程度不断下降;3)西藏≥0℃积温、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分别为2 224.53 ℃ 、11.41 ℃、387.48 mm,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生长季日照时数平均为1095.45 h,呈减少趋势,各气候要素变化的转折年份出现在1994年;4)西藏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气候产量与耕地面积、≥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量的关联度均介于0.633~1.321之间,与生长季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关联度介于0.595~0.641之间。耕地面积、≥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可为识别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家禽免疫抑制与免疫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养禽业高速发展 ,已步入世界禽业大国行列。但我国禽病防疫水平不高 ,禽病的发生和危害仍十分严重。各种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的因素目前越来越多 ,导致抗体对外来抗原应答能力降低、消失 ,增加了家禽的发病率和治疗难度 ,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原因1.1 应激因素对家禽免疫的影响应激因素是机体对不同刺激的非特异反应的总和 ,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度状态。因此 ,如对应激状态放之任之 ,就有可能发展为疾病 ,如果重视它 ,及时消除 ,就可以恢复健康。所以 ,应激对以预防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4.
设正整数p≥1,a1≥2,利用递推关系,将分数p+1pa1分拆成n个单位分数之和,并且给出分数1a和整数1分拆成n个单位分数之和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利用微滴、微穴和平板培养系统对徒手克隆(hand-made clone,HMC)重组胚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了40% EG(ethylene glycol,EG)、25% EG+25% DMSO(dimethylsulphoxide,DMSO) 和20% EG+20% DMSO+0.5 mol/L蔗糖作为玻璃化冷冻液对HMC囊胚进行了超低温冷冻;并且比较了HMC与传统核移植的胚胎生产效率及囊胚冷冻存活率。结果表明,微穴系统的卵裂率要显著高于平板系统(P<0.05),极显著高于微滴系统(P<0.01);且微穴系统的囊胚率(40.0%)极显著高于平板(19.8%)和微滴系统(8.3%)(P<0.01)。采用20% EG+20% DMSO+0.5 mol/L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时HMC囊胚存活率极显著高于40% EG(P<0.01);HMC重组胚的融合率和囊胚率均高于传统核移植法(P<0.05;P<0.01),而HMC囊胚的冷冻存活率与传统核移植生产的囊胚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水牛HMC可以替代传统核移植法生产克隆胚胎,微穴体系最适合水牛HMC胚胎的体外培养,且采用20% EG+20% DMSO+0.5 mol/L蔗糖对HMC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可以取得良好的冷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公犬的尿道结石在临床上多采取切开尿道取除结石的治疗方法。但是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采取尿道切开术常遗留继发症。如果切口不缝合会有少量出血不止,若缝合会出现局部水肿、漏尿,缝与不缝都可造成尿道狭窄和继发尿  相似文献   
17.
从屠宰场收集了本地水牛55头、黑白花奶牛22头的卵巢共获卵泡847枚,平均每个水牛卵巢回收3.67枚可用卵母细胞,约为黑白花奶牛(10.23枚/头)的1/3。试验分别采用添加与不添加血清的培养液体外成熟培养水牛卵母细胞,结果二者的成熟率无明显毒性差异(58.23%对56.67%),但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的8-细胞率有显著差异(35.4%对23.0%),表明体外成熟液中有无血清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没有影响,但血清对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比较成熟液中不添加血清但在受精液及胚胎液中添加血清和在各个阶段均有血清参与的早期胚胎发育率(8-细胞率),表明二者差异不显著(33.8%对35.4%)。经无血清成熟培养液培养的成熟卵母细胞可以经孤雌激活后得到早期胚胎(4细胞)。  相似文献   
18.
鸡肿瘤性疾病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种独立的疾病,马立克氏病、禽白细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马立克氏病是主要侵害外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禽白血病,主要表现淋巴白血病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毒主要侵害法氏囊和内脏器官,也包括造血源的肿瘤。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主要引起禽类综合症,包括免疫抑制,生长抑制,淋巴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慢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正>恶性腐蹄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的、坏死性疾病。由趾间皮炎扩散到整个蹄部。由于敏感层和毛红血管网的感染损伤,蹄壁(真皮)失去血液供应,和其底层组织分离。腐蹄具有接触传染性,在适当条件和易感基因存在的情况下,发病率可能接近100%。山羊、鹿、牛等很少感染。目前已经建立筛选了含潜在抗病基因的群体,以提高对腐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检测利巴韦林残留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对酶标抗原与磁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进行优化,建立标准曲线,同时对方法的检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0%抑制浓度(IC_(50))为2.263μg/L,线性范围是0.409~12.527μg/L;在动物组织、兽药、饲料中的检测限为2.0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为83.6%~94.7%,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10%;对实际样本进行检测,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动物组织、兽药、饲料中利巴韦林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