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9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昆虫属变温动物,为度过不良环境条件,许多昆虫利用滞育特性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昆虫滞育及感应光周期的敏感阶段进行描述,拟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昆虫滞育期及感应光周期敏感阶段昆虫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2.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E1 花粉为试材,对萌发前后的花粉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及差异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延伸因子 BoEF-Tu 蛋白在花粉萌发后较萌发前表达上调。利用同源克隆得到甘蓝 BoEF-Tu 基因的全长 cDNA 序列,其长度为 1 728 bp,具有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位于 112 ~ 1 473 bp 处,编码 453 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 49.17 kD,等电点为 6.5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oEF-Tu 蛋白含有 9 个 α–螺旋结构,18 个 β–折叠结构,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在106 ~ 121 位氨基酸残基处有 1 个 GTP 结合区域(DKAPEEKKRGITIATA)。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BoEF-Tu 与拟南芥 EF-TuM 同源性较高,达到 9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oEF-Tu 与拟南芥 EF-Tu 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3.
水稻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过氧化物酶定位的超微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联苯胺蓝(3,3'-diaminobenzidine, DAB)染色法原位检测了水稻 稻瘟病菌互作过程中H2O2和过氧化物酶被诱导产生和积累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病原菌接种后,水稻叶鞘内表皮细胞在伤口、气孔保卫细胞及病菌侵染点等3种情况下可以检测到染色反应。在水稻-稻瘟病菌非亲和性互作中,H2O2产生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快,并逐渐积累到较高的水平;而在亲和性互作反应中,H2O2产生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被延迟,积累水平较低。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非亲和性互作反应中,过氧化物酶主要定位于被侵染寄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侵染菌丝周围及由膜系统构成的囊泡膜上;而在亲和性互作反应中,早期(接种后16 h)几乎难以观察到过氧化物酶的聚集,后期(接种后30 h)过氧化物酶聚集增多,但仍明显低于非亲和性互作反应。  相似文献   
54.
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相互作用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一病原菌非亲和性互作中,病菌感染后寄主细胞中会发生一系列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事件。这些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寄主细胞坏死和病原菌的受抑制密切相关,因而人们推测这些事件在植物抗病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内生炭疽菌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及其内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的一种优势种内生炭疽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离,研究其在不同茶树组织和不同龄期茶叶中的分布;并通过人工接种,研究炭疽菌的侵入过程、侵染菌丝的分布和真菌的再分离,以明确该真菌在茶树组织中的内生性.结果表明:该菌主要分布于茶树的叶片和枝条组织中,而在茶树根、主茎、花和果实等组织中没有分离获得该种炭疽菌.从茶树新芽到叶片展开、成熟的过程中,内生炭疽菌的分离率逐渐上升,但之后随着叶片的老化,分离率又逐步下降.人工接种试验表明,炭疽菌一般自茶树表皮细胞之间直接侵入寄主细胞,但侵染菌丝受到限制,一般只有几个细胞,分布于寄主细胞之间或细胞内.在炭疽菌的侵染点,有87%的寄主细胞表现原生质颗粒聚集和原生质沉积现象.在荧光显微镜下,有67.5%的真菌侵染点寄主细胞表现自发荧光现象,表明在这些细胞中有多酚类物质的积累.接种120 d后,茶树苗没有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并能在人工接种的所有茶苗组织中再分离获得炭疽菌;采用涂抹接种的茶树苗茎部的分离率可高达41.17%.内生炭疽菌在茶树的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专化性;在炭疽菌的感染过程中,茶叶细胞表现一定的抗性反应,炭疽菌的内生性可能是真菌-茶树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6.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关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甚至是流行的报道,并且发病严重,死亡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对地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显得十分必要.本试验首先从广东地区疑似患多发浆膜关节炎猪的病料中分离到4株疑似细菌,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鉴定,证实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菌必治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7.
采用.OH、DPPH.、ABTS+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四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在模拟胃、小肠、血液三种不同的体内环境后,对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粗提物和精制物)的抗氧化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笃斯越橘花色苷精制物对.OH、DPPH.、ABTS+的清除及铁还原能力均高于粗提物。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在模拟不同pH胃环境下对.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pH1.5、pH2.5、pH3.5、pH4.5;在模拟胃、小肠并血液环境下对.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为:花色苷提取物在模拟胃环境下>模拟胃并小肠环境下>模拟胃、小肠并血液环境下。  相似文献   
58.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贵州不同生态点的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59.
我在中国养猪@大卫·霍利亚我在中国养猪作者〔英国〕大卫·霍利亚(DaviceHolies一、我的心愿我在中国养猪,已有13个年头了,成了我人生事业的一大部分。有人问我:“你喜欢猪吗?”当然,我对猪情有独钟,养猪是我终生从事的工作。关于猪,有许多有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60.
通过杂交方法获得八倍体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种后代,对该杂交后代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细胞遗传学分析。杂交当代结实率为10%~39%;F1表现为两亲中间型,多年生,抗小麦多种病害,生长的第2和第3年结少量种子,结实率为2%~3%;F2分离复杂,出现八倍体小偃麦类型和中间偃麦草类型的多年生材料;F3和F4代出现一些普通小麦类型的多年生小麦,表现多分蘖、多小穗、抗病、抗寒。F1根尖减数分裂中发现49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形成14~17个二价体和4~21个单价体;而F2和F3代减数分裂时形成14~21个二价体和9~17个单价体。杂种后代结实率逐代恢复。F1植株已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生长5年。从F4代中获得了4个植株高大(140 cm)、分蘖丰富(60个以上)、小穗多(25~30个)的饲草型多年生小麦株系,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刈割再生能力,而且兼抗多种病害,抗寒性好,草质与中间偃麦草相似。还获得了一些普通小麦类型的多年生株系,有待进一步改良。这些结果为多年生小麦的遗传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信息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