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9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对我国云南禄丰,曲靖县和吉林延边地区松茸生态做了初步调查;研究了菌窝土壤,赤松木屑,红松木屑,松茸子实体等4种天然物质浸提液对松茸菌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窝土壤及其浸提液都可以显促进松茸菌丝的生长,而2种木屑浸液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82.
Ca^2+对植物——微生物互作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对微生物信号接收,传递及应答的研究是当前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课题之一,Ca^2 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的植物细胞内信号,大量研究表明,Ca2 也参与了植物-微生物互作的信号传递,近15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Ca2 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生理意义的认识大为加深,从Ca2 信号的研究方法,Ca2 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中的作用,Ca2 在植物-微生物共生关系中的作用及C 2 信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3.
松茸的菌丝分离及纯培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松茸的组织分离、冷藏、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菌褶部位易于分离到松茸菌丝,子实体其它部位,菌根、菌窝土壤难于分离到菌丝。新鲜子实体是理想的分离材料,但低温保存60d的子实唯心论以菌丝。松茸菌丝在18-52℃下生长良好,22℃为最适生长温度,PH值以4.50-6.0较为适合,最适PH值为5.5  相似文献   
84.
1IntroductionVeneermoisturecontent(MC)anditsdistributionserveasanimportanttechnologicalparameterindicatingdryingqualities.Accordingtomanufacturingplywoodtheory(Lu1993),toohighortoolowaMCdirectlyaffectsproductqualities.Theformerwillcausesomedefectssuchasungluing,split,distortion,etc.Andthelatterwillresultnotonlyinanincreaseinproductioncost,butalsoinadeclineinproductqualitiesduetothepartialcarbonizationontheveneersurfaceanddamagingtothefiber抯physicalproperties.Atpresent,mostoftheplywoodmanuf…  相似文献   
85.
基材是影响门窗节能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原料利用、制备工艺以及制品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入手,系统阐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木塑门窗的设计方法,可为节能环保型木塑门窗的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江西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田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采用Taylor幂法则及Iwao回归分析法对江西省双季稻区早稻田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及晚稻田禾苗上取食斑的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双季稻区早稻田间成虫主要呈聚集分布,晚稻田间禾苗上新一代成虫的取食斑也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87.
以一株侧孢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蓝藻水华的生态控制。结果表明,侧孢芽孢杆菌可以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使其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了其光合作用的活性,达到限制铜绿微囊藻细胞增殖的目的。这种抑制作用与侧孢芽孢杆菌的细菌含量成正比,初始接种的菌体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且这种限制作用在菌藻接触后的8~10 d较为显著。将活菌数≥108个/mL的侧孢芽孢杆菌按0.50、1.00 mg/L的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的富营养水体,在60 d内不仅可使养殖水体中的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藻类的数量,增加藻类的种类,提高养殖水体中藻类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好地调节藻类群落结构。研究显示,侧孢芽孢杆菌因具有较强的抑藻能力,在生物修复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生态系统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了柘荣茶树品种结构、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牌建设和茶叶市场化进程情况.提出柘荣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建设高效生态茶园;茶叶初制清洁化改造;建设茶叶初加工集中园区;示范法国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开展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全力打造地方品牌.  相似文献   
89.
茶树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酶,是红茶制作中品质形成的关键酶类。多酚氧化酶可催化氧化儿茶素类物质形成茶黄素类(TFs)色素,而后者对红茶色、香、味等品质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0.
对保靖黄金茶夏季叶部病害进行初步调查,经鉴定主要有3种,分别是茶圆赤星病、茶网饼病、茶藻斑病。并对其发生特点分别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