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镉、酸雨和农药复合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室盆栽方法,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重金属镉和农药敌杀死复合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大,小白菜产量和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增加,5 mg/kg 时达到临界值;当酸雨强度增加,农药浓度升高时小白菜产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95%置信区间下,重金属镉和农药敌杀死对小白菜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显著性水平均可达0.001.酸雨对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受污染镉浓度为5 mg/kg,酸雨pH值为5,敌杀死浓度为2250 mL/ha时,与对照比较,处理干重减幅最大,为32.0%.  相似文献   
12.
3,13-酯基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乌头碱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杀虫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酸酐或酰氯酯化合成中乌头碱的衍生物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鸟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并对其进行杀虫活性测试。[结果]在浓度为500mg/L时,中乌头碱对稻褐飞虱和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50%和30%;3-乙酰中乌头碱、3-丙酰中乌头碱、3.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和3.丙酰-13-苯甲酰中乌头碱对苜蓿蚜的杀虫活性分别为40%、30%、30%和20%。[结论]中乌头碱羟基酯化后杀虫活性下降。3位羟基的存在对中乌头碱的杀虫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花垣河重污染河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监测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花垣河流域锰冶炼工业导致的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评估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根据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花垣河流域锰冶炼行业重污染河段的6个点位水体中的特征污染物氨氮、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Cd、Cr~(6+)、Zn、Pb、As、Hg的监测数据,进行年风险评价,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点位1~5水体中的污染物监测值均高于对照点位6,点位1~5水体中污染物的年风险水平9 a平均值为对照点位的9.58~10.41倍;各点位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氨氮和Cd的监测值在P0.01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氰化物和Cr~(6+)的监测值在P0.01水平有显著负相关性,氨氮和Pb的监测值在P0.05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各点位之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点位1~5之间在P0.01水平有显著正相关性;Cd、氨氮、氰化物、Cr~(6+)、Pb是个人年风险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主要污染物的主成分分析得出点位1~5的个人年风险值预测方程,预测方程残差的偏差绝对值小于0.5×10-6、P0.001,说明预测方程拟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室外现场采样及室内培养测试方法,研究了放牧对张家界索溪峪景区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酶活性、氨化作用强度与微生物活度来看,均以背景区土壤最强,缓冲区土壤次之,活动区土壤最小,而硝化作用强度的变化则正相反。放牧显著影响了0~5cm土壤的酶活性及微生物作用强度;在5~15cm土壤和15~25cm土壤层中,背景区和缓冲区的酶活性和微生物作用强度差异不显著,而与活动区的差异较显著。与有机质分解相关的微生物氨化作用强度、纤维素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的投入减少而遭到减弱的,而硝化作用强度则主要与踩踏引起的土壤板结造成亚硝酸盐的积累有关,踩踏严重则硝化作用强度大。不同土壤层的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强弱是0~5cm>5~15cm>15~25cm。放牧影响了景区内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旅游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矿业经济发展背景下花垣河重污染地段水体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来源,于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湘西花垣河重污染地段狮子桥电站下游200m、川心城、教化码头、汇合口、龙科村下游500m及对照点兄弟河浮桥电站上游100m共6个点位水体中的Pb,Cd,Mn,Zn,Cr6+,高锰酸盐指数,氨氮,COD,BOD5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监测值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主要以Mn、氨氮污染为主,Mn和氨氮在2007—2015年间最大监测值分别达到了2.561 9mg/L,2.539mg/L,9年来除氨氮、BOD5呈先降后升外,其他污染物监测值总体呈下降趋势;Pb—Zn,Mn—Cd,Cr—Cd,Cr—Mn,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OD—高锰酸盐指数,COD—氨氮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COD—Zn,COD—Pb之间存显著负相关性(p0.01),高锰酸盐指数—Pb,氨氮—Pb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BOD5—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说明以上污染物相互之间有较大影响;花垣河点位1—5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说明各监测点位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影响;主成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COD,BOD5,Cd,Mn,Cr等的监测值,点位1—5污染程度排序为:点位5点位1点位2点位3点位4;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花垣河水体中存在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周边企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是花垣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究天敌昆虫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可行性,明确长沙县黄花镇郭公渡郭公组入侵加拿大一枝黄花生境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方法]于2017年5-11月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成片爆发区采用扫网法、样方法及目测法进行了昆虫群落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Hulbert种间相遇概率等多样性指数对昆虫群落及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捕捉昆虫开展了寄主专一性测试和控害效果试验。[结果]研究区昆虫包含9目34科49种。通过实验室饲养,发现有9种昆虫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其中白条银纹夜蛾(Argyrogoamma albostriata)和菊方翅网蝽(Corythuche marmorata)的发生时期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时期相近,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效果明显。白条银纹夜蛾幼虫期平均每只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约95.937 cm2;菊方翅网蝽吸食加拿大一枝黄花汁液,能有效控制其产量,严重时能使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干枯。20科35种植物的寄主专一性测试发现,菊方翅网蝽食性广而杂,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但不宜作为生物防治物种应用,而白条银纹夜蛾幼虫在非选择条件下仅取食两种菊科测试植物,且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表现出明显的取食偏好,是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首选天敌昆虫。[结论]经过筛选研究,白条银纹夜蛾幼虫作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天敌昆虫,适合用于生物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菊方翅网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防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对科学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温度和物料配比对城市园林绿化废物与鸡粪水浴法好氧堆肥的影响,为大规模好氧堆肥提供技术指导与理论基础。[方法]以恒温水浴锅、空气泵、气体转子流量计、温度计、发酵瓶与洗气瓶为材料,构建水浴法温控好氧堆肥装置,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废物与鸡粪质量比分别为2∶3,2∶1,3∶1,5∶1(分别命名A,B,C,D组)水浴法堆肥试验。[结果]城市园林绿化废物与鸡粪发酵堆肥微生物代谢活性最佳温度在50~55℃之间,当温度≥55℃,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从温度变化看,A—D组堆肥均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和中温期。A—D组堆肥氮素损失率分别为47.11%±0.55%,63.82%±1.05%,53.43%±0.71%和36.38%±0.83%,D组堆肥的保氮量最高。从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看,A—D组堆肥产物发芽率分别为96.7%±2.11%,96.7%±2.25%,84.4%±1.98%和96.7%±2.06%,堆肥产物均达到腐熟度评价标准(≥80%)。[结论]城市园林绿化废物与鸡粪水浴法好氧堆肥最佳温度为50~55℃,D组堆肥的保氮量最高,4组堆肥产物均达到腐熟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两种宋果灵酯化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宋果灵羟基酰化后对其活性和毒性的影响。[方法]宋果灵经过乙酰化、丙酰化得到相应的宋果灵酯化产物。[结果]所得化合物对苜蓿蚜均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化合物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认。[结论]该试验可为植物源高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中乌头碱(Mesaconitine)结构与杀虫活性间的关系。[方法]以中乌头碱为原料合成了7种衍生物,并经质谱与核磁共振结合鉴定了其结构 以稻飞虱(Nilaparvata legen)、粘虫(Mythima separate)、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nus)、蚜虫(Aphis medicagini)为试虫,测定了衍生物的杀虫活性。[结果]化合物A、B、C、F、G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F和G对稻飞虱活性显著,死亡率分别达到70%和85%。[结论]中乌头碱分子中,保留3-OH1、3-OH1、5-OH有利于保持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中乌头碱的无机酸盐对稻飞虱有较高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