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亚洲玉米螟棉田为害型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显著。取食玉米雌穗的种群世代存活率最高,棉铃次之,棉了低。以玉为雌穗、棉铃、棉茎为食料的世代净生殖率依次为45.62、27.91和0.48;其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962、0.08466和-0.0143。在一定距离内玉米田的虫源可影响棉田的为害程度。分析了江苏棉区玉米螟不同为害型的形成机理,棉田、代玉米螟缺乏适宜食料和外来虫源可能  相似文献   
102.
棉大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棉大卷叶螟幼虫为寄主,对其幼虫期的一种重要寄生蜂——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羽化高峰期为上午的6:00—10:00和下午的15:00—17:00;雌雄比为0.66:1;有92.6%的雌蜂当日交尾,且仅交尾1次;未交配的雌蜂也可产卵寄生,羽化成虫均为雄性。在17—33℃条件下,卷叶螟绒茧蜂成蜂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提供蜂蜜水时寿命从17℃的12d降到33℃的2d,而清水对照的成蜂寿命从17℃的6d降到33℃下的不足1d。卷叶螟绒茧蜂既可以产卵寄生致棉大卷叶螟幼虫死亡。也可通过成蜂的产卵器刺破幼虫体壁并吮吸寄主体液而致害虫死亡。对雌蜂的寄生和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描述。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淮北地区小麦上蚜虫发生危害调查明确,麦株上的蚜量()与小麦千粒重()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38.5911-009398=-0.9244)。目前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50%粉多威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麦蚜均表现高效。根据麦蚜危害和药剂防治的投入产出比提出了淮北地区小麦穗期麦蚜的防治策略,应用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4.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芽中2,4-二氯苯氧乙酸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碱化水提取,离心、过滤后将提取液酸化,经L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甲醇洗脱,以甲醇-水(体积比4:1)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分离,PDA紫外检测器测定豆芽中2,4-二...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品种棉花对斜纹夜蛾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建2种转Bt基因棉(国抗22、SGK321)及其亲本(泗棉3号、石远321)植株上斜纹夜蛾试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棉的试验种群趋势指数(I)第2代与第1代相比呈上升趋势,而其亲本棉Ⅰ值却有所下降,说明转基因抗虫棉对斜纹夜蛾试验种群增长不但没有影响,可能还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在不同品种棉花上自然种群趋势指数都大于1,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未能控制住斜纹夜蛾自然种群增长;同时发现影响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关键虫期是1~2龄期,通过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子,发现影响斜纹夜蛾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是失踪、雨水冲刷,其次是被捕食,再次是病菌感染和蛹期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6.
养蟹稻田减量使用农药对稻、蟹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养蟹稻田减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养蟹稻田内,选择性地施用某些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并以60%的田间推荐用量防治主要病虫草后对稻田内河蟹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相反能显著提高养蟹稻田内水稻产量,实现了水稻与河蟹的共同发展。适量施用三唑磷并与其它药剂混配,达到既能使河蟹安全生长又对水稻害虫有较好防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的排斥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地方高校新建生态学本科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以扬州大学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打造理论与应用并重、微观与宏观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兼顾的专业品牌。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师资能力培养、探索团队教学等措施,优化师资力量;紧跟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优化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兼顾地方和院校特色;注重教学考核的过程管理,加强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考核环节等"三位一体"的考核。  相似文献   
109.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0.
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植株内的内吸传导特性, 为合理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蔬菜、水稻等害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分别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是否具有内吸传导特性。以乙腈为溶剂,超声波处理提取大豆植株中的氯虫苯甲酰胺,经预净化,由高效液相色谱(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分析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各部位的分布状况。【结果】采用水培法处理,培养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为50 μg·mL-1时,24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5.22和4.73 μg·g-1,48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8.71和7.96 μg·g-1;当培养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为200 μg·mL-1时,24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8.52和11.95 μg·g-1,48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6.45和17.88 μg·g-1。采用浓度100 μg·mL-1药液涂药处理大豆中部成熟叶片时,24和48 h后检测发现处理叶片以上部位的叶片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含量分别为16.55和20.79 μg·g-1,处理叶片以下部位未检测出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顶端生长点叶片涂抹浓度100 μg·mL-1药液时,在生长点以下部位的叶片中均未检测出氯虫苯甲酰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内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