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50篇
  25篇
综合类   32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为了筛选优异黍子育种材料,为本地黍子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对24份黍子品系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9%,反映了原指标大部分信息。而在这24份材料中,‘201-8’和‘06-D69’的综合评分最高。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第一、二类评分结果和产量表现较好,均分为41.78和38.48,平均产量为251.1 kg/hm2和210.6 kg/hm2,这些材料可以在之后的黍子育种工作中优先考虑;第三类在评分产量方面表现不佳,分别为37.69 kg/hm2和185.1 kg/hm2,但其株高、穗长、基茎粗等指标表现较好,可在培育抗倒伏品种等育种工作中考虑;第四类材料评分及产量均为最差,分别为33 kg/hm2和169 kg/hm2,其他指标也不理想,不建议进行育种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712.
为了解近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寻找新的水稻干尖线虫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在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中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对其生殖方式、生活史和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中,只有G8-315种群可孤雌生殖;在25℃下,水稻干尖线虫在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上生活史均约为12 d,在水稻苗上生活史约为11 d;-20℃以下低温或42℃以上高温处理12 h,在清水、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处理72 h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带虫干燥谷粒在-80、-20和4℃低温保存6个月后,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25℃(对照),其中-80℃保存的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为0;56、70和80℃高温处理12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80℃处理16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水稻幼苗各部位均可检测出水稻干尖线虫,其中假茎部位水稻干尖线虫数量...  相似文献   
713.
聚谷氨酸是一种能够平衡土壤酸碱度及盐度的农用肥料,它含有大量锁水性基团,具有高吸水性、高黏性、螯合性等特点。济源市梨林镇作为粮食主产区,黏土地占所在乡镇土地类型的60%以上。为探讨黏土地小麦作物上聚谷氨酸的科学施用量,济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小麦田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通过试验探讨其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14.
2017年福建省福清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对1956、1981、2014年福建省福清市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进行普查与分析,建议缩短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时间间隔,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旨在为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5.
为探究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在营养生长时期的氮通量特征,提高对玉米氮素利用机理的认识。本研究以玉米品种XY696和XY335为研究对象,在V6、V8和V10时期进行15N短期标记,分析不同叶位叶片在完全展开后碳氮含量、氮输入、氮输出以及氮周转特征。结果表明,XY696品种较XY335品种积累较多单位面积的氮。两品种玉米叶片在完全展开后均存在显著的氮输入且随着叶位下降而增大,XY696品种氮吸收能力高于XY335品种。各品种叶片虽然吸收氮素但也不断地进行氮周转,存在总氮输出和净氮输出,总氮输出远远大于净氮输出。XY335品种叶片净氮输出占总氮输出的比例高于XY696品种。综上所述,在营养生长时期,两品种叶片在完全展开后除了吸收氮素满足自身营养物质的合成外,还进行氮转移到其他器官。叶片的氮输入和氮输出具有空间异质性。XY696品种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氮和氮吸收能力。XY335品种具有较高衰老速率和氮转移能力,叶片在保持氮吸收能力基础上,尽可能增加氮素的转移,表现出氮高效品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716.
一万二千年前开始出现的农业革命,驯化了动植物,为人类文明的出现带来了曙光,为城镇、社会分工、社会发展、文化文明出现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489种作物,中国有大约600种作物,说明大约80%人类文明的结晶——作物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为我所用,而当前中国粮食生产对外来作物物种的依存度仅60%,这些未进入中国的未被充分利用作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云南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及现代科研体系,建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种质库、热带万种植物园及国家甘蔗种质圃等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应通过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大科技工程、国际大科技网络引进中国没有的作物,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建设世界作物园,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诺亚方舟,为应对气候变化、食物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科技发展的增长点、切入点、新内涵。  相似文献   
717.
选取2002—2019年云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各类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蔬菜及其各类作物产量和居民鲜菜人均消费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与粮食作物、各类非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播种面积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烟叶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粮食作物、其他作物和蔬菜作物。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与蔬菜内部各类作物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瓜类蔬菜、水生蔬菜类、白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叶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甘蓝类蔬菜和菜用豆类蔬菜。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对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小。蔬菜内部9大作物品种中,瓜菜类蔬菜、水生蔬菜类、白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4种作物的产量与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大,其他5种作物的产量与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低。为加快云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蔬菜播种面积、挖掘地方特色培育高品质蔬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18.
为了解淡水混养鱼塘的水环境效应,以2012年5~10月养殖期内广西武鸣县淡水混养鱼塘水体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钾指数(CODMn)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别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等级划分标准和农业部《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对养殖池塘以及进、排水口的水体进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合TN/TP(质量比)变化分析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试验结果:养殖期内池塘水经历了Ⅴ(中—富)营养型—Ⅵ(富)营养型—Ⅴ(中—富)营养型的变化,混养鱼塘水体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目标等级Ⅳ(中)的达标率为0%;进、出水口水体的TN和CODMn含量差异显著,进水口的水质明显优于出水口;根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出水口水质的达标率为100%。影响混养鱼塘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因子依次是TN、TP、CODMn,T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可信,适用于混养鱼塘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