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实验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与新世纪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2.
以牛β-酪蛋白标准品为免疫原,免疫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兔抗牛β-酪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用SDS-PAGE电泳及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抗体的纯度,经ELISA法测定β-酪蛋白抗体的效价为1∶1600。Western-blot分析发现,制备的抗体与β-酪蛋白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成功制备了纯度较高和特异性较好的牛β-酪蛋白多克隆抗体,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3.
基于鸭疫里默氏杆菌16SrRNA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GenBank中鸭疫里默氏杆菌(RA)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基于鸭疫里默氏杆菌16SrRNA PCR检测方法。以建立的PCR方法对RA、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鸭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两双歧杆菌、短乳酸杆菌、屎肠球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只有RA DNA能扩增出844 bp的特异条带,其他细菌的DNA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从凝胶中回收DNA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RA相应序列完全一致。对不同稀释度的RADNA样品进行扩增,PCR对RA DNA最小检出量为22 pg,最少检出RA 80 CFU/mL。以该PCR方法对可疑为RA的临床病料和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与细菌分离鉴定吻合率为100%。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RA 16SrRNA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可用于RA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34.
试验研究了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采用内蒙古地区健康黑白花奶牛的新鲜乳腺组织,将组织进行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经5代纯化后将密度调整为l×106个/mL.采用6种处理方法进行冻存,各设3个重复.液氮冻存1个月后,分别将6种不同方法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测定细胞活性,包括冻存死亡率、贴壁细胞占活细胞的比率、凋亡率等,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处理1组与2、3、5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1、4、6组间冻存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2、6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4组的贴壁率高于处理2、5、6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处理1、4组细胞较其他组生长状态良好.因此,处理4可作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明海南主要粉蚧的种类及危害状况,通过对海南各县市的各类热带水果、经济作物、绿化植物及花卉等上发生的有害粉蚧进行野外调查和分类,共鉴定出海南主要粉蚧10属21种。通过对21种粉蚧基础信息的梳理,明确了土著种13种、入侵种8种、海南新纪录2种。  相似文献   
36.
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呈DVH阳性的病死鸭肝脏分离到3株(CD、HB、XC)病毒,电镜下病毒颗粒呈圆形、无囊膜,直径30~40nm,对氯仿、pH3.0、50℃,60min的处理不敏感,分离毒连续传代3次,全部鸭胚在24~60h死亡,胚体呈弥散性充血、出血,其致死鸭胚的能力能够被Ⅰ型DHV高免血清中和。分离毒人工感染1日龄雏鸭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重新分离到相同病毒。间接免疫组化检测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雏鸭的肝、脾、肾等均呈现DVH阳性。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株病毒均为Ⅰ型DHV,为有效预防DVH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索快速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分解水平的Coiflet函数的小波(wavelet)分析方法,对山西关帝山土壤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了消噪处理,来快速获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对有机质敏感波段的为450~600 nm,810~935 nm,1 030~1 315 nm,1 380~1 400 nm;有机质NIRS法与实验室标准法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818;说明通过小波变换滤波,选择敏感波段,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氮镉交互作用对苋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镉交互作用对苋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在不施氮的情况下,一定浓度的镉污染促进了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而抑制了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在0~1.0mg/kg范围内不受镉污染的影响;在不加镉的情况下,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在0.2g/kg和0.4g/kg的氮素水平时达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脲酶的活性随氮素营养的增加显著降低,而蛋白酶的活性随氮素营养的增加显著增加;在镉氮交互作用下,对4种酶的活性都有显著影响,对蛋白酶的活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脲酶,然后是蔗糖酶,对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9.
He-Ne激光辐照对小麦陈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用5种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贮存3年的小麦种子,研究激光辐照对小麦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以及发芽势、发芽率、芽长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激光辐照可降低小麦陈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激光辐照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陈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鲜质量,激光辐照剂量为20.8·Jcm-2对提高小麦陈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鲜质量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40.
大豆内源基因调控与籽粒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亚油酸主要的合成途径是在大豆内源基因fad2调控下由油酸生成亚油酸.与此同时,在内源基因fad3作用下,亚油酸又部分转化成为亚麻酸.采用7个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栽培品种,对大豆籽粒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样本进行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是一个连锁反应,单独一个基因的表达不但影响与其相关的代谢途径,而且连带影响其他脂肪酸成分的积累.fad3的高量表达,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积累总量的增加.籽粒发育后期,油酸含量下降,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稳步上升.当fad2表达受抑制时,亚油酸含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