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南方根结线虫中国分离群体种内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上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种类分布以及群体变异情况,基于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图谱及SCAR分子标记技术对2017—2019年从6省19种植物根部组织分离到的40个根结线虫群体进行鉴定,针对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群体分别通过寄主鉴别法进行生理小种鉴别,利用携带Mi抗性基因的番茄进行毒力测试,对2龄幼虫的口针长度和体长进行测量,并对核糖体ITS和线粒体Nad5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根结线虫分离群体经鉴定包括38个南方根结线虫群体和2个象耳豆根结线虫M.erterolobii群体;38个南方根结线虫群体中有35个群体被鉴别为1号生理小种,其余3个群体被鉴别为2号生理小种;发现1个南方根结线虫群体CN19可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番茄上侵染繁殖,为毒性群体,其余群体无法进行侵染和繁殖,为无毒群体。南方根结线虫群体2龄幼虫的口针长度和体长均差异较大,而不同寄主来源分离群体的ITS和Nad5基因序列也存在一定变异。基于ITS和Nad5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所有根结线虫群体归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组成的2个独立分支,但不能确定南方根结线虫不同群体的分子进化与其寄主来源和地理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一、麦蚜 麦蚜为全国麦区常见害虫之一.江苏省麦区蚜虫种类主要为麦禾缢管蚜、麦长管蚜。小麦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受害.以穗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3.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2):34-35
一、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2006年以来在江苏省发生区域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地区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64.
用网络脚本语言PHP、MySQL数据库和MapServer设计了基于WebGIS的病虫周报信息展示系统,通过网络应用程序将各站点周报信息保存到网络数据库中,并以列表、图形及WebGIS等多种形式展示,直观形象,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加快了病虫信息的传播速度,从而提高了病虫害的预警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65.
根据内源性病虫越冬基数,农作物种植制度和结构,品种布局及近几年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江苏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6.
根据国家《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2021年 8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等七厅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时间为 2021年 6月至 2024年6月,对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安全生产实行专项整治.为做好"三棵菜"病虫害防控,减少农药残留风险,我们拟刊出豇豆、芹菜、韭菜"三棵菜"病虫害防控农药残留风险防范技术.继刊出豇豆有关技术之后,本文主要介绍芹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芹菜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蔬菜,深受居民喜爱,但其病虫较多,特别是秋冬季大棚设施内蚜虫、斑枯病等发生严重,为害大,存在农药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67.
(7)稻纵卷叶螟。江苏省已连续5年达4级以上发生.预汁2007年发生程度仍达4~5级,其中,苏北3-4级。苏南、苏中4—5级,发生程度与2006年相近;预计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与2006年相近。(8)二化螟。目前主栽水稻品种抗性差。田外寄主多,虫源复杂,发生期拉长.有利于虫量积累:冬前稻桩残留虫量大多低于去年厨期。预计2007年全省发生程度为3级.略轻于2006年.沿江及淮北局部4级: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与2006年相近。(9)三化螟。冬前残留虫量较低。普遍低于去年同期。预计2007年发生程度为1~2级.沿淮、沿江局部3级,轻于2006年;预计发生面积800万亩次.与2006年相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07,(11):30-30
近年来.江苏省水稻病虫害连续大发生,给水稻丰产丰收造成严重威胁.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病虫危害的关键.而当前化学防治措施仍是控制病虫最为有效的应急措施.随着各地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加之害虫对部分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因此推广应用替代高毒农药的新型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农药.是确保控制危害、保障稻米产量和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9.
200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类赤霉病是江苏淮南地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般 3~ 5年大流行一次 ,2~ 3年中度以上程度流行一次 ,因此做好麦类赤霉病防治工作 ,是确保小麦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措施之一。 2 0 0 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是 195 0年以来较为严重的年份 ,分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原因 ,有利于提高麦类赤霉病的防治水平。1   2 0 0 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概况1.1 沿淮及淮南发生都比较重沿淮及淮南未治田病穗率都在 4 0 %以上 ,病指18以上。在淮南 ,地区之间发生也不平衡 ,又以沿江、苏南局部及丘陵地区发生最重 ,未治田病穗率高达 6 0 %…  相似文献   
70.
稻瘟病菌体细胞突变体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叶钟音,杨荣明稻瘟病菌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病原真菌,由于它是一类极易发生变异的真菌,以及遗传的复杂性和生理小种的多样性,加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基因组的研究中还刚刚起步。目前,对其遗传学的研究,除利用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