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07,(12):30-30
稻瘟病近几年在我省大面积发生偏轻,但沿淮、淮北及沿海局部地区的籼性杂交稻及部分抗条纹叶枯病粳稻品种有严重流行的现象.尤其是分蘖期及破口扬花期遇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病害易大流行。  相似文献   
92.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3,(22):34-35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 1.蛴螬 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性。  相似文献   
93.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0,(14):38-39
水稻是江苏省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而抓好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是夺取水稻丰收和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4.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5):36-37
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水稻单食性、常发性害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于水稻穗期暴发成灾。本世纪初以来,江苏省先后于2005、2006年连续特大暴发。一般危害损失10%~20%,严重危害损失超过5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5.
二、重发原因1.气候有利气候是影响“两迁”害虫在江苏省发生程度的重要因子,近几年江苏省“两迁”害虫连续重发,与梅雨期长及“凉夏暖秋”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正>发生规律棉花结铃期低温多雨,特别是8~9月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大,郁蔽、通透性差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积水会加重病情。害虫取食造成的棉铃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台风多、虫害重、伤口多、迟栽晚发、后期偏施氮肥的棉田发病重。  相似文献   
97.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9):34-35
江苏省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棒头草等。受温度、降雨、土壤质地、杂草种子在土壤中埋藏深度、休眠特性及栽培制度等因子影响,麦田杂草群落及发生数量在地区间、田块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98.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及稻粒黑粉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7):34-35
一、细菌性基腐病该病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江苏省新发现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在江苏省苏南、沿江、里下河、沿海局部地区零星发生。1.发生规律病原菌为菊欧氏杆菌,可在病稻桩、病稻草和杂草上越冬,翌年主要从根部和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水稻生育期中可反复多次侵染,扩大危害。单季晚稻可有4个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99.
为探索新型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喷雾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性,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效果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喷雾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死亡率(P<0.05),各处理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8.26%。同时,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3龄和5龄幼虫均有较强的活性,处理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死亡率升高。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处理后1 d和7 d防效均可达96.33%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7%甲维盐微乳剂(ME)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药后14 d各处理防效为41.71%~66.32%,其中10 mL/667m~2处理与对照药剂5.7%甲维盐ME防效相当。研究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建议每667 m~2使用制剂10~15 mL,防治适期为草地贪夜蛾卵孵化盛期及低龄幼虫期。  相似文献   
100.
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病毒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褐飞虱、水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玉米粗缩病、玉米二点委夜蛾、棉盲蝽、梨小食心虫等重大病虫。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9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55%左右,单个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病虫总的危害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8%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