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众所周知,湖羊是我国特有的、也是世界养羊业中所罕见的白色羔皮羊品种,浙江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地区是湖羊的原产地.湖羊也是江南唯一的优良地方绵羊品种.湖羊还以其繁殖力强、早期生长快、适应舍饲和高湿高热的环境等特点而著名,是我国特有的宝贵绵羊品种资源.然而,湖羊这一作为国宝级的珍贵品种资源,随着全国各地的广泛引种饲养,很有必要了解湖羊特异的生物学行为和习性,才能在新的引种地更好地生长繁衍.如果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湖羊这些行为习性,还可能收到十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32.
选用 4~ 5月龄生长母湖羊 2 7头 ,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等分为 3组 ,研究不同复合处理稻草颗粒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和饲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石灰 +氢氧化钠复合处理 (试验Ⅱ组 )可以显著改善稻草颗粒料的适口性 ,其饲喂湖羊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比仅用石灰处理的稻草颗粒料 (试验Ⅰ组 )分别提高 2 1.5 % (P <0 .0 1)和72 .4 % (P <0 .0 1) ;其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试验Ⅰ组分别提高 6 1.7%和 5 9.3%。相应地 ,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Ⅰ组降低 5 2 .3%和 76 .1%。表明稻草通过复合处理调制颗粒料 ,可以显著改善其营养价值和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33.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部,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吴兴区东部为平原水乡,西部为山区丘陵,雨水丰沛,日照充足,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森林覆盖率达40.3%,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34.
浙江山羊放牧日食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在波尔杂种山羊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膨润土和茶皂素进行肥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膨润土组的平均日增重比空白对照组提高76.87%,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入茶皂素组平均日增重则提高19.3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6.
在波尔杂种山羊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膨润土和茶皂素进行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膨润土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76.87%,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入茶皂素组平均日增重则提高19.35%,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7.
厦门坂头水库扩容对土壤氮磷浸出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底大多不铺设或不全部铺设防渗衬垫层,库底土壤中氮、磷的浸出对库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使用蒸馏水和水库原水组成各个不同水土组合分别进行连续性实验,分析研究了土壤中氮、磷浸出对库水中总氮、总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总磷的浓度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是表层土中氮、磷的浸出。从整体看,土壤氮磷的浸出量占水库水体氮磷总量比例较低,对库水水质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8.
浙江山羊放牧习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嘉  严华棠 《家畜生态》1996,17(1):34-37
本文以山羊行为学及其对生态条件的反应为基础,观察测定不同品种的山羊在浙江丘陵低山缓坡生态环境下的放牧采食行为,结果表明,马萨本三元杂种山羊善行走登高,放牧采食能力强,适应放牧饲养,同品种山羊在不同类型植被放牧,行为差异显著,山羊放牧采食效果,阴天优于晴热天,下午优于上午,越近黄昏,山羊采食越专心。  相似文献   
39.
肠道微生物潜在的生防价值为研究橘小实蝇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橘小实蝇肠道菌发酵原液及其高压灭活上清液对寄主雌虫在10、20以及30 min嗅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F8)、肠杆菌属(F13)、产气克雷伯氏菌(F26)、霍氏肠杆菌(F67)发酵原液以及阴沟肠杆菌(F8)、肺炎克雷伯氏菌(F10)、Pseudocitrobacter anthropi(F16)、粪肠球菌(F18)、赫尔曼亚特兰大杆菌(F31)、蜡样芽胞杆菌(F45)、铜绿假单胞菌(F50)、阴沟肠杆菌(F59)高压灭活上清液对橘小实蝇雌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效果,P. anthropi(F16)发酵原液对雌虫具有显著的忌避作用;此外,橘小实蝇对不同的肠道菌的反应时间不同。本研究明确了橘小实蝇雌虫对其肠道菌发酵原液、高压灭活上清液的嗅觉反应,为开发雌虫引诱或忌避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是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昆虫作为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变温动物,必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重要果蔬害虫橘小实蝇为研究对象,收集云南省橘小实蝇历年物候数据与同期温度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该害虫在云南省始见期、终末期、种群快速增长期和种群高峰期的年际变化情况和与温度升高的关系,旨在探索气候变化对橘小实蝇物候的影响。研究表明:40年间(1980—2020年),云南省年均温和四季均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云南省橘小实蝇成虫种群快速增长期随年份的推移呈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0.6976天,而始见期、终末期、种群高峰期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每年分别延迟2.151天、0.6008天、2.549天。云南省橘小实蝇的四个物候指标随年均温升高皆呈延迟趋势。若云南省年均温提升0.1℃,则始见期延迟0.5771天,终末期延迟0.5091天,种群快速增长期延迟0.09544天,种群高峰期延迟3.197天。春季均温、夏季均温、秋季均温及年均温是影响橘小实蝇种群高峰期的关键气候因素。本研究旨在阐明害虫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物候响应及适应特征,对摸清气候变化情境下橘小实蝇未来的灾变规律及相应防控措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