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笔者通过田间免疫试验,对口蹄疫O-Asia I型双价灭活疫苗在安全性、免疫效果及免疫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试验过程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CMC在缢蛏涂覆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保鲜涂覆胶,在5℃下保藏7 d,以缢蛏的活泼度、成活率、水分蒸发量及挂胶量等为指标对其保鲜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MC保鲜胶涂覆的缢蛏,5℃下7 d的成活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成活率为60%,涂膜处理能降低水分蒸发速度,保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3.
上海主要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兰  陈玲  彭喜玲  周旋  周犀  林莉  南蓬 《土壤学报》2008,45(6):1164-1169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具有“三致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污泥土地利用时重点控制的有机污染物之一[1,2]。国外关于污泥中多环芳烃的研究比较深入[3~7],我国关于污泥中多环芳烃的研究报道并不多[8~9]。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上海污泥的量也越来越大,污泥土地利用是上海今后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10,11]。为了解上海污泥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为污泥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用索氏提取法和GC/MS技术对上海主要的14个污水处理厂中污泥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200  相似文献   
154.
斯氏线虫对马尾松主要钻蛀性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头纵坑切梢小蠹老龄幼虫上放入100条侵染期斯氏线虫后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的范围内幼虫死亡率较高,尤以25℃下防治效果最好,处理5天后幼虫死亡率即达100%;在10℃和35℃条件下,幼虫死亡率极低,仅为10%和18%;在10℃下线虫仍保持较高侵染力,当移入25℃下培养后很快恢复活动;在35℃条件下线虫大部分迅速死亡.说明温度对线虫处理害虫的致死率及致死速度有明显影响.剂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多种钻蛀性害虫的斯氏线虫最佳使用剂量为2 000条/mL.冬春季进行大规模杀虫试验防治效果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15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神露2号可改善辣椒生物学性状。在同一施肥水平下,单株挂角数增加5.8个,单果重增加2.9g,产量增加343.1kg/667m2,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6.
荔枝螨类的标本采集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荔枝螨类有2目11科23属40种,其中叶螨科的冰草叶螨、竹裂爪螨,细须螨科的刘氏短须螨,长须螨科的细毛神蕊螨为广东新记录,大赤螨科的快捷大赤螨、柳大赤螨、Walzia aus-tralica Womersly为中国新记录;荔枝螨类群落的高发期基本上出现在9~11月,低发期一般出现在2~3月;益螨害螨比例最高一般出现在2~3月及7~8月,比例最低则出现在9~11月,其次为5~6月;叶螨科和植绥螨科为荔枝螨类的优势种群;荔枝螨类绝大多数科级类群为寡属及寡种的类群,具有相当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7.
该文采用ICP-MS测定其无机元素含量和绘制元素指纹图谱、用WM/T2-2004对重金属元素进行质量评价,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特征元素.结果表明:太子参无机元素的含量在0057~959 mgkg之间、变异系数在0134~1.478之间,90%太子参中Cd、As、Pb、Hg含量低于WM/T2-2004标准,太子参重金属限量值为:Cr≤65 mg/kg、Cu≤10mg/kg、As≤20 mg/kg、Cd≤0.3 mg/kg、Hg≤0.15mg/kg 、Pb≤4.0 mg/kg,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特性可以为鉴定太子参质量和区分太子参与其他中药材提供依据,Cd、Cu、Co、Zn、Fe、Ca、Mg、Al是太子参的特征无机元素.黔产太子参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90%样品重金属含量未超过现有评价标准,拟定太子参重金属限量值参考值、建立元素指纹图谱和确定了特征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158.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迪庆青稞的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短白青稞的最佳播种时段是每年的3月25日至4月5日,采用机器条播或人工条播,播种深度为4~8cm,在合理的施肥及病虫得以有效控制时,产量可达到4365kg/hm^2。  相似文献   
159.
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介体,带毒的长短翅型成虫及各龄若虫均能在秧苗期和分蘖期传毒感病,秧苗感病以卷叶型为主,均相继枯死,分蘖期感病以展叶型为主,病株95%以上不能抽穗结实。主蘖传毒,主蘖及各分蘖均发病,分蘖传毒,仅分蘖发病。带毒雌雄配对繁衍3代,无毒分离率平均为31.38%。带毒虫传毒3min,发病率为2%,传毒2h,发病率达22.5%。带毒率50%以上的群体一生传毒频次为3~5次,10%以下仅1次。各龄若虫及不同成虫1天传毒致病株:秧苗期为0.97株及1.26株:分蘖期为0.45株及0.42株。秧田传毒后,80%以上的隐症病株到本田期才陆续显现病状,故秧田“治虫防病”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0.
光绿菱纹姬叶蝉Eutettix apricus Melichur属同翅目Homoptera,叶蝉总科Cicadelloidea,殃叶蝉科Euscelidae,姬叶蝉属Eutettix[1-2]。据资料报道,光绿菱纹姬叶蝉的寄主植物未有详尽、明确的记载。目前国内外对光绿菱纹姬叶蝉的研究较少。田间观察发现该虫有一定的数量,对果园的为害,特别是对柑桔苗及幼龄树的为害较大。关于该虫的地理分布也不十分明确,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尚不深入。鉴于此,有必要对该虫作深入研究。我们于2005—2006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的柑桔苗圃和果场对该虫的发生世代、发育历期及寄主植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